吳晚榮是一臉懵圈,他有些想不明白,為什麼陛下會突然反常地袒護起了齊家。
不過,他還是很識趣地閉上了嘴。
若惹得陛下不高興,那可就玩大了。
為了一個死了的衛增,不值得!
皇帝見他不在復言,便提起硃筆,在順天府尹的摺子上做出批示。
大意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單從事情的表面上來看,皇帝似乎是有意袒護齊譽,而實際上,卻是因為突然走兩步的大灣軍而產生了芥蒂,繼而所作出的退讓。
自然而然,原來的提防心又變得更甚了。
……
由於扶桑軍的退去,朝廷終於可以騰出手來專心賑災了。
因此,關於災情方面的資訊傳遞,也比以前更具速度和效率了。
然而,令皇帝意外的是,最先傳來的並不是賑災捷報,而是齊譽彈劾湖廣巡撫的奏摺。
“什麼?湖廣府軍攔江打劫?覬覦瓊州的賑災物資?”
“這……不是蓄意想發國難財嗎?”
砰的一聲!
皇帝龍顏大怒,手掌也是重重地拍在了案上。
可誰知,還沒等作出決斷,湖廣巡撫的摺子也跟著接踵而至。
上書:瓊州巡撫齊譽縱軍行兇,殘殺同僚,不嚴懲不足以正律法,還望雲雲。
誒?
怎麼還互咬上了呢?
皇帝摸了摸自己的眉頭,心道:這兩人,誰說的才是真話呢?
還有,這件事又該如何處置才算呢?
齊譽現在不僅是出錢賑災,還出兵解決了東海之圍,可謂是勞苦功高,若在這個節骨眼上發出申飭,他撂挑子不幹了怎麼辦?
所以說,不能過分斥責!
可是若不斥,如何去平衡呢?
嘿!有了!
就讓他們互相撕咬、互作自辯,朕只當個揣著明白裝糊塗的普通觀眾。這樣,豈不是很好?
如此一來,齊譽勢必會被同僚所孤立,如此也就杜絕了,他趁此時機結黨營私的可能。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