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浪快進到自己派出兩支偏軍時的場景,兩支各兩千人左右的偏軍一左一右的從兩條通道中湧出,皆是騎馬。
看到勇衛營士兵每人挎著一支火槍,軍容肅穆的前進,崇禎頓時豪情萬丈,這是我大明精銳啊。
“若不是建虜準備使用紅夷大炮,我是準備讓兩支偏軍接近到兩百步內再動手的。”
“為了不使我方將士傷亡,只能提前出擊,炮兵早已經鎖定目標,六門火炮轟擊後方的阿濟格等人。”
隨著轟轟轟的幾聲炮響,哪怕是知道阿濟格沒死,也沒受多大的傷,但崇禎還是激動無比。
特別是看到影片鏡頭中阿濟格所在的軍陣中一片混亂,別提多暢快了,撫掌大笑。
但還是忍不住追問道:“沈卿可知擊斃幾位建虜重要將官?”
沈浪搖搖頭道:“建虜不想讓這些人的屍體落到我們手上,所以不顧我們一路炮擊,還是冒險讓人帶回去了。”
“在我想來,既然值得冒險帶回去,至少說明是有重要人物重傷或死亡的。”
“若想知道具體情況,好好的審問一下務達海,他應該清楚。”
崇禎深以為然的點點頭,還差點忘了努爾哈赤的侄子務達海,這是目前大明活捉的建虜最重要的人物了。
這時,影片中突然發出一聲聲驚天暴吼,所有出擊的勇衛營士兵大喊:“阿濟格被炸死了,阿濟格被炸死了……”
崇禎真的忍不住一陣想笑,這沈浪也是真夠損的,連阿濟格在哪裡都沒有看到,就直接讓士兵們高喊阿濟格被炸死了。
他當然知道沈浪的用意,就是為了動搖建虜軍心。
雖然建虜的軍陣沒有看出有多大的變化,但崇禎能夠感受到他們的騷動,想必很多人心中皆是茫然無措吧。
可這時,洶湧的勇衛營從一左一右兩個方向衝上前,騎在馬背上隔著兩百步左右就開槍。
建虜陣前的漢軍頓時成片的倒下,一片混亂,炮兵也是傷亡慘重。
雖然這些人也是漢人,但崇禎對這些漢奸還是很痛恨的,跟著建虜跑這麼遠來打大明,這就是你們這些叛徒的下場。
崇禎發現,勇衛營士兵並沒有趁機再衝前,而是就隔著這麼遠的距離一排排的射擊,射擊完計程車兵立即調轉馬頭繞向後方。
而在建虜將蒙古騎兵派出來進攻之後,還主動撤離。
不過,勇衛營並未真正離開,而是將其引誘出來一段距離之後再進行回擊。
蒙古騎兵承受不住傷亡,連忙撤退,勇衛營迅速追上去,繼續像之前一般隔著一段距離不停射擊。
建虜無可奈何,不得不再次派出騎兵出擊,勇衛營又毫不猶豫的瘋狂撤離。
如此反覆,讓建虜疲於奔命。
看到勇衛營這幾近無賴的打法,崇禎苦笑不己。
如果是自己遇到這樣的敵人,真的會被氣死。
但是現在朕的心裡怎會如此開心呢?因為這是我大明的勇衛營啊,哈哈哈……
沈浪瞥了一眼崇禎的表情,還以為他對這種戰術不太滿意,覺得勇衛營太小家子氣了,不夠果決。
於是解釋道:“陛下,我們的戰術目標是,不求一次消滅敵人,只求傷敵的同時自己不要有太多傷亡。”
“一次消滅敵人十個百個,十次就會消滅百個千個,將這一次次小小的勝利加起來,完全可以看成是一次大勝,此為聚小勝為大勝。”
崇禎立即明白:“荀子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與沈卿聚小勝為大勝之理不謀而合,沈卿,大才也。”
崇禎覺得這個理念真的非常清奇,也很贊同,同時也說明沈浪此人很理智,不是那種急功近利之人。
急功近利的人肯定無法忍受什麼聚小勝為大勝的心思,只要有一點可能,恨不得一次性將敵人全部消滅,不管己方損失有多大。
這是完全兩種不同的理念,崇禎雖然有時候也有些急功近利,但是他在這個理念上卻很支援沈浪。
也可以說他很在乎沈浪的安全,也很寶貝這支勇衛營。
不想看到沈浪有生命危險,也不想看到勇衛營損失太大,因為他們都對大明來說,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