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還遞上來一個方盒。
沈浪拿到盒子後,開啟一看,裡面是一疊會票,粗略一算,怕是有十萬兩銀子。
這些軍閥果然是搜刮了不少錢財,他沒有推辭,只是淡淡的道:“你回去告訴劉良佐,我麾下不要廢物,也不要陽奉陰違不聽話的。”
“若做不到,就不要來了,等著我去找他就行。”
“或者,你讓他儘快去投靠南都那些廢物也可。”
這心腹在心中無奈嘆息一聲,十萬兩銀子也就買了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嗎?
其實這也不叫重新選擇,因為壓根兒也沒什麼可選擇的。
自家大人投過來,恐怕很大的可能性也是像那張國柱一般,被安排成為先鋒軍,消耗自己的實力為沈浪攻城拔寨。
真是的,花十萬兩銀子,就為了獲得這樣一個給別人當槍使的機會嗎?
他怕回去後不好向劉良佐交代,又努力了一番,但沈浪卻明白的告訴他,不管多少銀子都無法消除劉良佐的罪行。
劉良佐唯一的贖罪方式,就是成為先鋒軍,好好表現,戴罪立功。
若是無法做到,那也不用來了,等著像劉澤清一樣被收拾吧。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再說下去恐怕連小命都不保了。
這沈浪和其他人還真的不一樣,太不好打交道了。
而且聽這沈浪的意思,待他拿下劉澤清之後,若自家大人還沒有做出決斷,他恐怕就要率大軍去找自家大人麻煩了。
勇衛營還沒怎麼動,沐陽城就被打出那麼大一個缺口,若沈浪全力以赴,劉澤清怕是撐不了多久。
沒多少時間可耽擱了,他只能立即告辭,然後回去覆命。
劉良佐做出這般選擇,其實並未出沈浪的意料之外。
因為可供這個投機分子選擇的路本就不多,他要麼按兵不動,等著沈浪找上門。
要麼選擇立即派兵支援劉澤清,聯合劉澤清一起將沈浪擊退。
要麼就趁這個機會向南都那些反賊投靠。
最後一條路,就是付出代價,主動向沈浪誠懇認錯,獲取原諒。
第一條路最為愚蠢,真等沈浪收拾了劉澤清,他劉良佐就孤立無援了,而且他本就處在盧九德和黃得功之間。
若沈浪再向他進軍,他就處在三路大軍的包夾之中了,不會有任何勝算,只有死路一條。
第二條路同樣不明智,選擇和劉澤清同流合汙,直接反叛朝廷,一樣會受到沈浪和盧九德、黃得功幾方的圍攻。
勝算不大,他自己也很清楚。
所以,他不但沒有立即答應劉澤清派來求援的人,還將其暗中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