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沈浪停頓了一下,然後意味深長的道:“陛下還記得我給你說過的日不落帝國嗎?他們便最善於此道。”
崇禎笑道:“歐羅巴洲攪屎棍,世界攪屎棍?”
沈浪頓時有些尷尬,連忙忽略攪屎棍這幾個字,直接道:“我們就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崇禎哪還不明白沈浪的意思?他當然不會承認大明會充當什麼攪屎棍。
“朕只是幫沈浪這廝實現心中的抱負和願望罷了。”崇禎在心中不由這般安慰自己道。
對沈浪來說,他根本不擔心歐羅巴洲各國能夠快速聯合起來對付勇衛營。
這三十年的戰爭,大多數都是在神聖羅馬帝國境內打的,讓其各邦國平均損失了兩成半到四成的人口,男性有將近一半陣亡,波美拉尼亞更是有百分之六十五的人陣亡,財產損失更是不計其數。
付出了那麼大代價,如果有大明這支外來力量突然要幫他們扭轉戰局,甚至打贏戰爭,並將戰場從他們境內轉移到其他地方,然後還有機會從其他國家掠奪大量財富和土地。
就算西班牙王國答應,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斐迪南三世,還有他麾下數百個很高自治權的領主,恐怕都不會輕易答應。
因為對他們來說,將大明軍隊從歐羅巴洲趕出去,除了會損失更多的力量之外,根本得不到任何好處。
如果神聖羅馬帝國因此而進一步虛弱,反而會被周圍的鄰居給吞噬,傻子才會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所以,神聖羅馬帝國和其境內幾百個領主,都是沈浪接下來要合作、扶持、拉攏的物件。
搞定了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王國就算有什麼心思,也很難和其他王國聯合起來對神聖羅馬帝國動手,畢竟他們是哈布斯堡王朝維護統治的兩大基石。
只要將哈布斯堡王朝拿捏在手中,大明推行的以夷制夷的策略就能夠有效的實施起來,歐羅巴洲的反明同盟,也就難以建立。
除此之外,沈浪考慮最多的就是法蘭西王國的局勢了。
法蘭西王國的大戰略就是反哈布斯堡王朝,這個大戰略從上一代掌權的紅衣主教黎塞留就開始了,繼任者馬薩林也毫不猶豫的繼續沿用。
正因如此,哪怕法蘭西王國的信仰是天主教,但他們沒有和同樣信仰天主教的哈布斯堡王朝結盟,反而加入了新教聯盟。
因為法國人的政策是以自己為中心,而不是天主教聯盟為中心,只有擊敗哈布斯堡王朝,才更符合法蘭西王國的利益,讓法蘭西王國有機會稱霸歐羅巴洲大陸。
如果要讓歐羅巴洲的火越燒越旺,就不能讓其中的任何一方真正的消滅另一方。
正因如此,為了不讓三十年戰爭就此結束,所以大明不得不先幫助西班牙人打敗法軍。
可這樣一來,就削弱了法軍的實力,這不利於他們王廷鎮壓其國內隨時都有可能爆發的投石黨運動,這是一次由普通市民掀起的反對專制王權的運動。
此風不可漲,否則的話,一旦成功,恐怕會掀起歐羅巴洲推翻封建王廷的風潮,從而引發資產階級革命狂潮,這對大明的大戰略是很不利的。
對大明來說,歐羅巴洲的封建王權越深重越好,最好回到中世紀,這樣才能減小他們的威脅。
所以,反明同盟還沒有影子,沈浪就已經在琢磨著怎麼將其徹底扼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