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西奧聯軍,法軍是以逸待勞的佈置防線等待西奧聯軍來攻,所以大孔代並不著急。
直到西奧聯軍越過那座小山包之後,他才立即下令隊伍前進。
不過,每前進一段不遠的距離,他就立即命令部隊停下來整隊,以保持陣形完整和整齊。
趁著整隊的過程,大孔代不顧不時飛過來的炮彈,騎著戰馬大聲道:“朋友們,勇士們,你們還記得羅克魯瓦、弗裡堡、諾德林根嗎?我們必須贏,否則就得死。”
“你們要排成一條線走,你們無論如何都要保持你們的戰鬥秩序不被打亂,這樣我們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法軍的炮兵繼續攻擊對方,直到法軍到達距離西奧聯軍軍陣只有五百碼左右的指定位置。
貝克雖然在努力的恢復己方的陣形,但是近兩萬的軍隊,還有法軍火炮的不斷干擾,過程並不那般容易。
不過,在他的努力下,中央軍陣和右翼軍陣已經基本整理好了自己的秩序。
但是,左翼的動作似乎有些遲緩,依然有些亂糟糟的。
正對面處於法軍軍陣右翼的大孔代敏銳的捕捉到了這一點,他幾乎是毫不遲疑,立即下令自己的右翼軍陣發起進攻。
十七個法軍騎兵中隊,共三千四百人,立即向著利尼維爾率領的西奧聯軍左翼軍陣衝過來,利尼維爾麾下是三千騎兵,兵力略少。
恐怕利尼維爾自己也不會想到,才過去兩個多小時的時間,自己又再次直面大孔代。
因為包括貝克在內的所有將領,都本能的認為大孔代會在法軍的中央軍陣,所以貝克自己親率中央軍隊,就是想找大孔代報一箭之仇,但是狡猾的大孔代卻將自己放在了右翼。
面對洶湧而來的法軍,利尼維爾只得暫時放棄對軍陣的整理,立即命令所有士兵進入戰鬥狀態。
此時的歐羅巴洲,正是流行胸甲騎兵的時期,他們主要是裝備了胸甲、馬刀和火器的重騎兵。
其中胸甲是由前後兩片甲板組成,主要材料是鐵,這兩片甲板往往會進行拋光處理,所以很是光亮,遠遠的就會被人注意。
這當然不是為了好看,而是因為拋光過的胸甲可以起到一定的心理威懾作用。
不過,光是這兩片甲板,重量就有八公斤,整件胸甲的重量更是會超過十公斤以上,因為只有這樣,胸甲對於火器才會有一定的防護作用。
由於是在馬上作戰,所以他們配備的火器主要是短火槍,這也讓他們有一定的遠端攻擊能力。
在進攻時,他們往往先用火槍進行射擊,在打亂對方陣形,讓其暴露出陣形的薄弱點後,便立即揮舞馬刀針對其弱點發起衝鋒,一舉將對方的防線沖垮,從而贏得最後的勝利。
五六百碼的距離,對於騎兵來說非常短,法軍騎兵迅速的衝了過來。
利尼維爾和他的麾下嚴陣以待,眼看著先頭的法軍進入到了己方騎兵配備短火槍的射程之內。
可讓人意外的是,在只剩下幾十碼的距離後,法軍騎兵迅速放緩速度,並直接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