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無線電一聲令下後,所有戰艦降低了一些速度,然後迅速進行一百八十度調頭,後艦變前艦,又向著對方艦隊並行而去。
因為有蒸汽動力,大明的戰艦可以不用受風向控制,哪怕對方艦隊是順風,也不用擔心追不上對方。
而且有了無線電統一指揮,對這種操控性要求很高的戰術的實施,也有著不小的幫助。
剛調過頭,周桐便發現對方迅速的放棄了線形陣形,真是夠果決,這也說明那羅伯特·布萊克確實不是一般的指揮官。
他之所以知道對方的指揮官很可能是羅伯特·布萊克,自然是基於沈浪給予情報的判斷。
不過周桐並未受太大影響,只是稍微調整了一下,他立即透過無線電命令在前方帶隊的首艦,讓艦長繼續偏轉航向,拉開與敵艦之間的距離。
這種戰術執行不是第一次,所以首艦艦長立即明白周桐的意思,迅速開始執行命令。
帶隊的戰艦就如同龍頭一般,掌握著整支艦隊的方向,它一動,後面的戰艦不用交代,便會自覺的趕上,另一支分艦隊也同樣的如此。
沒有多久,就將雙方之間的距離拉開到了兩裡開外,雙方的航行方向大概成了“t”字型。
因為大明的艦隊只是按照之前的方向調頭,而英格蘭海軍的兩支艦隊在羅伯特·布萊克和喬治·勞德的率領下,轉向了九十度,然後分散開來,不顧一切的向著大明艦隊衝來,想要拉近距離。
因為只有拉近到足夠的距離,他們的艦炮才能產生一定的威脅。
而他們的戰艦和商船數量更多,用其中一部分去吸引火力,另一部分就可以趁機拉近距離。
羅伯特·布萊克和喬治·勞德兩人幾乎不約而同的將吸引火力的任務交給了商船。
因為商船的體型相對於戰艦來說,要小一些,稍微靈活一些,而且船上的人員數量少,火炮配備數量少,攻擊力自然偏弱。
用商船掩護戰艦靠近,可以減小戰艦的損失,然後在靠近後,可以更好的發揮出己方的攻擊力。
簡單點說,就是用商船來當炮灰更划算。
這些商船自然也明白這一點,但在這個風雲變幻的大航海時代,這些商人又有幾個沒有當海盜的心?所以他們也不缺乏勇氣,一個個嚎叫著向前衝去。
只是讓他們很惱火的是,明顯佔據著火力和速度優勢的對方艦隊,在己方剛變換陣形後,就立即做出了調整,將距離進一步拉開。
羅伯特·布萊克迅速知道了對方的用意,他們將距離拉開後,再擺好陣形,然後等己方的艦隊靠近到了一定距離,就迅速的猛烈炮擊。
炮擊後,不待己方船隻真正靠近,就迅速離開。
接著,繼續調轉方向,再拉開距離,擺好陣形……
如此往復,己方艦隊拼命的追,一次次承受著損失,卻怎麼也追不上。
事實確實如此,周桐這支分艦隊左舷的整個面全部對準了衝過來的敵艦隊,然後迅速將速度放到最慢,一邊穩定艦身,一邊等待著敵船主動過來。
羅伯特·布萊克沒有無線電,所有戰艦和商船已經散開,即便想要改變戰術,一時之間也來不及調整了。
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一艘艘商船進入到對方艦炮的射擊範圍內。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