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浪不以為意的道:“不管是我們漢人也好,還是女真人也罷,我們與羅剎人有著根本的不同,根本尿不到一壺去。”
“而且,多爾袞也有著自己的驕傲,豈會甘心屈居於他人之下?受羅剎人指使。”
“退一萬步講,就算多爾袞真有投靠羅剎人之心,羅剎人可不是善與之輩,他們之間遲早會兵戎相見。”
“再說了,哪怕他們真的精誠合作,我大明又豈會懼之?”
雖然不想承認,但是濟爾哈朗知道,沈浪說的這些基本上是事實,多爾袞不會輕易向羅剎人妥協的。
就算是要投降,恐怕多爾袞那支女真人,大多也更願意向大明投降,畢竟兩族在文化和習俗上也更加的親近,和羅剎人那種蠻族有著天然的隔閡。
看來,一切都被明國人算計在內,濟爾哈朗頓時心灰意冷起來。
“所以,你根本沒必要來刺殺我,我現在可是最不贊同對多爾袞下手的。”
“你如此做,反而會適得其反,一旦我真有個三長兩短,陛下必然興兵討伐多爾袞。”
聽了這話,濟爾哈朗長嘆一聲,也沉默不語起來,這也意味著,沈浪已經猜得八九不離十了。
正如沈浪所料,濟爾哈朗的目的很簡單,他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清。
他與皇太極是從小一起長大的玩伴,也深受皇太極信任,而大清就是由皇太極一手建立起來的,他也比較有感情。
如今大清已亡,女真人主要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歸順了大明,成為大明的一分子,另一部分則被多爾袞帶到了西伯利亞在艱難的求生存。
歸順大明的這部分人,想要復國幾乎不可能,但活下去比較容易,至少比西伯利亞的同族要容易得多。
如果想要重建大清,只有多爾袞那支女真人才有希望,哪怕他也不喜歡多爾袞,但與大清的未來相比,個人恩怨又算得了什麼?
在多爾袞逐漸在西伯利亞站穩腳跟,濟爾哈朗又更多了一份信心。
但是他清楚,對多爾袞威脅最大的始終是大明,只有儘可能的打消大明北上的野心,才能儘量的保障多爾袞的安全。
而大明,沈浪的征伐慾望最為強烈,打完紅毛鬼還要遠征歐羅巴,剛派出遠洋艦隊去歐羅巴,又迅速出兵攻打倭國。
倭國已經被打服了,誰知道沈浪這個狂人又會不會瞄向北方。
如果沈浪覺得多爾袞成長太快,以後會成為威脅,說不定就會揮軍北上,將女真人最後一點復國希望給斬滅。
在沈浪從倭國回來時,他便擔心沈浪接下來就要對多爾袞用兵了,因為放眼四周,大明周圍已經沒有什麼對手了,只有多爾袞威脅最大。
要想阻止這一切的發生,惟有儘快除掉沈浪這個戰爭魔頭才是當務之急。
於是他才不惜鋌而走險,最終還是功虧一簣。
如今,得知自己策劃多年的計劃,原來只是一個笑話,那種心靈上的打擊,簡直讓人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