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想知道,所有人的目光都迅速聚焦到潘友利的身上。
潘友利神情嚴肅的道:“很簡單,錢生錢,錢越多,生的錢也就越多。”
“他們以舉國之力,不管是商人,還是平民百姓,都拿出自己的錢先成立這樣一家荷屬東印度公司。”
“這家公司儘量不參與尼德蘭王國國內的競爭,主要貿易也都放在了東方,這就儘可能的保證了他們的利潤,這就是在下之前所說的人和。”
“所以這家公司在成立之初實力就不弱,這也是他們能夠遠赴萬里之外南洋的資本,他們迅速佔據了香料群島,壟斷了那裡的香料,糖等重要資源,賺取了大量利潤。”
“接著,他們還佔據了咱們的大員幾十年,控制了從大員到倭國的貿易航線。”
“他們再從我們大明購買大量的茶、瓷器、生絲,用鹿皮、糖等從倭國賺取大量金、銀、銅,然後把這些珍貴的東方貨品運到歐羅巴洲,就能賺取幾倍利潤,賺得盆滿缽滿。”
在座的都不是普通人,這些話自然是一點就通,一個個都很佩服紅毛鬼的商業頭腦,幾乎是將能賺錢的手段都使出來了,難怪會成長得那麼快。
這個時候,潘友利的話鋒又是一轉:“在下之所以說咱們欠缺最後的人和,是因為咱們大明商人之間最大的合作,也僅僅是成立商會而已。”
“而且還分不同的地區,如天津商會、浙江商會、廣東商會等等。”
“我們各自為戰,甚至還會互相競爭。”
“幾年前,咱們在南洋、倭國的利潤還很不錯,今年以來就差了不少,就是因為去南洋做買賣的人多了,互相之間的競爭變得激烈了。”
對這些話,眾人深以為然,因為商人都是逐利的,看到海貿生意好做,利潤大,就一窩蜂的湧了過去。
東西多了,競爭對手多了,利潤自然就會下降了。
突然,潘友利的聲音大了一分,振聲道:“有感於此,在下便決定效仿紅毛鬼,成立遠洋貿易公司。”
“為了避免互相競爭,公司的貿易不在倭國進行,也不在南洋展開,而是去往遙遠的亞美利加洲,就像當初紅毛鬼遠赴南洋一般。”
“事實證明,在下的決定是對的,去年年底和今年上半年參股的那些朋友,都得到了不菲的收益,有幾人就在你們中間。”
“在座的其他朋友,就算沒有參與進來,想必也已經有所耳聞了。”
這時,有人忍不住出聲問道:“潘老闆,我聽謝老闆說,只要出錢,無論多少,不擔任何風險。在半年之後,就會有五成的收益,此話可是當真?”
潘友利看過來,笑著道:“哈哈,原來是袁老闆。袁老闆放心,謝老闆沒有騙你,他今年二月入股五千銀元,就在上個月,兩千五百銀元的收益已經落入口袋了。”
“另外,謝老闆還有五千銀元本金在我們遠洋貿易公司,如果想贖回,隨時都可以,所以他不需要承擔任何的風險。”
“但是謝老闆嚐到了甜頭,不但不願意贖回本金,又立即追加了五萬銀元,再過小半年,他就能輕鬆的收入兩萬五千銀元了。”
聽了這些話,不少人眼中露出火熱的光芒。
此時,沈浪總算是有些眉目了,他的眉頭不由一挑,這套路好熟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