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雖然很長,一節車廂也有不小,但是相對狹長,而且有那麼多乘客和座位,活動不太方便,可供躲避的地方也不多。
如果計劃制定得好,行動足夠突然,甚至比在外面刺殺更加容易。
正因如此,雖然還不完全確定沈浪會上火車,但幕後主使還是立即決定製定相應的刺殺計劃。
如果沈浪最終沒有出現,大不了浪費一些精力,還可以趁機檢驗一下有沒有什麼漏洞,以便為下次做準備。
而一旦沈浪出現,那就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了。
不得不說,這些人的能量不小,不但成功的得知了沈浪會上到火車,而且還透過位置資訊,確認沈浪一行一共十七人,沈浪夫妻兩人再加上十五個親兵。
雖然掌握了那麼多重要資訊,但是想要刺殺成功,還是不那麼容易,畢竟沈浪的那些親兵也不是吃素的,而且他們肯定也隨身攜帶有火槍。
但是其他人想要將火槍帶上火車就很難了,首先火槍很難弄到,就算能弄到,也基本上不可能帶上火車,連短刀都要想盡辦法。
因為大明對鐵路的執行管理非常嚴格,不但買票還需要身份證,進站還會被層層檢查,稍微長點的刀都不可能。
最終他們想到將不足鞋子長的短刀塞入特製的鞋底中,這樣才能避開搜查。
還有身份的問題,很多刺客都沒有買票的資格,所以只有小部分刺客能透過正常的程式買到票。
而且與沈浪不同,哪怕是幕後主使,也沒辦法動用特權將這些刺客全部安排在沈浪所在的五號車廂,所以他們坐到哪節車廂完全憑運氣。
這對幕後主使來說,肯定不行,所以他必須想辦法讓一些刺客混到火車上去。
最終,他找到了鐵路沿線的一些漏洞,再買通火車站的內部人員,準備在鐵路開通的當天,讓刺客先從沿線的漏洞摸到月臺附近隱藏。
待其他乘客檢票進入月臺之後,在被買通內鬼的掩護下,讓喬裝成乘客的刺客混在人群中,從而神不知鬼不覺的上到火車上。
只要上到火車,哪怕沒有票,十車節廂隱藏幾十個人也是綽綽有餘。
而這些要混上火車的,幾乎都是倭國人,因為他們來路不明,且大多都不會說大明話,讓他們避開候車大廳進站也有好處,這樣可以儘可能的減少他們與其他人的接觸,從而減小暴露的機會。
除此之外,幕後主使也是準備讓倭國人動手,不管成功與否,都會算到倭國人頭上,因為沈浪剛將倭國好好收拾了一番,倭國人痛恨他再正常不過了。
而透過正常手段買票上到火車的其他刺客,則可以見機行事,鼓動其他乘客再將這些倭國人全部滅口。
畢竟沈浪在大明的威望如此之大,一旦知道是他遭到刺殺,肯定會有人願意站出來。
計劃如此完美,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