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這些話,多爾袞猛的一驚,一城之人有叛逆不可怕,可怕的是竟然能夠直接開啟兩門,說明叛逆的地位非常高啊。
“叛逆是誰?叛逆是誰?”多爾袞雖然願意收容敵方投靠過來的人,但卻不允許己方出現叛逆,竟然有人直接開門放明軍進入盛京,這可是十惡不赦啊。
“守衛天佑門和德盛門的主要是正藍旗的人,還有少部分鑲藍旗的。”
聽到主要是正藍旗的,多爾袞的目光頓時一凝,然後咬牙切齒的擠出一個名字:“何……洛……會。”
突然,多爾袞的臉色一變,嘴巴猛的一張:“噗……”
一口鮮血噴出。
“攝政王殿下。”
“主子啊……”
周圍響起一陣驚呼,連忙上前攙扶住多爾袞。
多爾袞之所以這般氣憤,是因為何洛會能有今天,都是他多爾袞一手提拔起來的。
而偏偏,他還知道何洛會是個賣主求榮的小人,因為何洛會就是從豪格麾下投靠過來的。
可為了能儘快的除掉豪格,多爾袞不但沒有嫌棄這種奴才,反而予以重用,將其任命為盛京將軍,這就為今日之禍埋下了巨大的禍根。
這不就是直接打他多爾袞的臉嗎?
虛弱的躺回擔架上,多爾袞開始反思皇太極死後自己所做的一切,真的錯了很多嗎?
皇太極登基後,為了收攏權利,手段和方式也並不比我多爾袞溫和,但大清在他在位時卻是蒸蒸日上。
可為何,皇太極死後,短短三年多的時間,大清就這樣亡了?
多爾袞不願承認是自己做錯了,更不願承認是自己無能,而是明國在皇太極死後崛起太快了。
多爾袞頓時想到了當初從明國傳出的太祖顯靈的說法,真的是朱元璋顯靈了嗎?
肯定是這樣,這是天要亡我大清啊。
想到這裡,多爾袞更沒信心與大明爭鬥,只想儘快的遠離明軍,離得越遠越好。
退回建州肯定也不安全,建州離遼東太近了,沈浪肯定不滿足於只收復遼東,很可能會趁機恢復明國早已失守的奴兒干都司。
所以,要擺脫明軍的圍剿,就只能儘快離開遼東和奴兒干都司的範圍。
離開這片廣闊的區域有兩條路,一是跨過鴨綠江進入朝縣,另一條路就是北上。
北上的路更遠,也要辛苦很多,但多爾袞還是毫不猶豫的選擇了這條路。
因為他知道,臣服大清的朝縣對大清並非真心臣服,只是懾於大清的強大,其內心還是更偏向於明國。
如今大清已經沒了,朝縣必然會轉投明國,在此時進入朝縣,完全是自尋死路。
所以,其實就只有一條路可走,一路向北。
想到此,多爾袞越發急切,他不顧身體的虛弱,立即率領主力八千人脫離隊伍,先行北上。
他要儘快、儘可能的帶走能帶走的一切。
這無異於是在與明軍爭奪時間,誰的動作更快,誰就能得到更多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