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也有意外情況,明軍的反光衣很顯眼,讓他們能迅速的找到同伴,並聚集兵力。
但是,這也給了建虜辨明他們數量和位置的機會。
一些膽大包天的建虜,聚集起來,選擇數量相對較少的目標之後,特意迂迴到前方去守株待兔,然後待明軍靠近,迅速衝上前。
他們襲擊明軍,並非為了報仇洩憤,而只是想搶一些反光衣。
因為他們清楚,若是自己也穿上了這種發光的衣服,說不定還能夠渾水摸魚,冒充明軍,從而避開追殺。
一些運氣不錯的建虜成功得逞,但更多的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因為他們只能透過反光衣分辨明軍的數量和位置,但無法分辨是勇衛營還是其他明軍。
若全是其他普通明軍還好說,兵力差不多的情況下,建虜一般能夠取得勝利。
但若其中有部分勇衛營,甚至全部是勇衛營的話,那建虜就要遭殃了。
而且一旦交戰,他們還必須速戰速決,否則一旦被纏住,明軍就會立即呼叫支援,那最終結果不言而喻。
隨著時間的推移,沒有走錯方向的建虜,終於在被明軍追上之前,趕到了河岸邊。
但是寬闊的河面上,卻是沒有一座橋。
而且他們之前多番嘗試的想要在河面上建造一座浮橋過河,但在明軍水師的阻擊下,最終只能望河興嘆。
如今,既沒有足夠的搭橋材料,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後方還有大量明軍緊追不捨,所以搭建浮橋根本不現實。
那如何過河?只有一種方式,那便是:游過去。
是的,這就是多爾袞想到的出逃方法。
之前一開始之所以不用這種方式,那是因為這真的是下下策,必然會付出極其沉重的代價。
不到走投無路的那一刻,誰也不會這般選擇。
如今,若不想全軍覆沒,便只有這種方式了,多爾袞也很無奈。
當然,身為攝政王的他,自然不會像普通士兵那樣游過去,先前用來搭建浮橋的小船,被他特意的預留了一些,就是為了以備不時之需。
不過他卻不急,因為他需要其他士兵先分散明軍水師的注意。
否則,河面上的船隻就很顯眼了,容易受到明軍水師的針對。
而且他還需要一些士兵游到對岸,確認好安全位置才好行動。
不然,就算僥倖過河了,萬一一上岸,就一頭扎進明軍的包圍圈中,那就徹底完蛋了。
“快快,把身上的棉甲脫下來。”
棉甲本就非常沉重,若是吸水之後,再強壯的人也會迅速的沉入河底。
所以那些建虜將官不停的催促麾下士兵趕快脫下棉甲,然後丟進河中。
反正是帶不走的,那也不能留給明軍。
“快,別磨蹭,快下河,明軍就要追來了。”
脫下棉甲後,那些將官又催促士兵趕快下河,至於會不會游泳,根本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撲嗵撲嗵……”一個個建虜像下餃子一般跳進冰冷的河水中,然後奮力向著對岸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