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才說,一旦多爾袞祭出福臨這張牌,豪格就已經輸了。
豪格唯一的生機就是在多爾袞拿出福臨這張牌之前動武,否則必輸,而且輸得很徹底。
其實也怪豪格魄力不足,沈浪在傳過去的資訊中便已經告訴他,一旦這次競爭失敗,日後多爾袞必取他豪格性命。
資訊中也提到了福臨登基的可能性,按理說豪格自己應該能夠想到,一旦多爾袞轉而支援福臨登基,自己的實力必將大損,兩黃旗會迅速的轉換立場去支援福臨。
怎麼就不敢搏一把呢?直接動手襲殺多爾袞,襲殺不成改強攻也可以啊,也不至於輸得這麼慘。
現在說什麼都晚了,等著以後被收拾吧。
就這樣,沈浪第一次與清廷隔空交擊,算是失敗了。
吃一塹長一智,經過這次的事情,沈浪讓自己更加清醒。
不要因為自己未來人的身份,佔據視角優勢就認為在對付古人時,稍稍動動小手段就一定能取得戰果和勝利。
歷史很厚重,不是一根小木棍就能夠輕鬆撬動的。
何況這些人還是這個時代最優秀,最野心勃勃的一批人,是一個王朝的開拓者。
不管是在人生閱歷上,還是在政治、軍事鬥爭方面的經驗,這些人都遠遠的超過自己。
自己僅僅想透過一些謠言就製造整個清廷內部的大動亂,實在是想得有些太簡單了,可謂說是異想天開。
經過短暫的失落之後,沈浪迅速的恢復了鬥志,只有這樣的對手,自己如果能夠擊敗之,才能獲得更大的成就感吧。
隨著滿清的皇位塵埃落定,沈浪也沒有合適的機會再動什麼手腳了,便繼續埋頭練軍。
九月中旬隨之到來,和周遇吉約定的三月之期如期而至。
九月十五日,在沈浪的主持下,在周遇吉和李若璉的見證下,全軍上下舉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閱兵式。
沒有外國使團,沒有新聞媒體,也沒有高官顯貴,自己見證自己這三個月來的訓練成果。
首先是佇列,要求沒有後世那般嚴格,主要分為列隊和行進。
沈浪和周遇吉、李若璉三人站在校場的高臺上,用望遠鏡眺望著偌大校場上整齊的佇列,軍容肅穆。
每個士兵挎著一支燧發槍,身形筆直,彷彿一根標杆一般。
槍口上的鋒利刺刀,在陽光的照耀下,寒光閃爍。
“向右轉。”
“齊步……走。”
一個個方隊在軍官的指令下,緊握燧發槍,邁著整齊的步伐行進。
“正步……走……”
聽到命令,正在行進的隊伍,每個士兵的雙腿立即繃直,雙腳用力著地。
“嗒嗒嗒……”整齊而響亮的腳步聲響徹在校場上空,再配上整齊的軍列,充滿著肅殺之氣。
看到這一幕,周遇吉和李若璉皆是感慨萬千,這才是真正的軍人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