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叮囑的話,早就在家裡說完了,此刻母女倆不過是享受一下離別前相處的時光而已。
等宋重錦那邊一套送別儀式完畢,隊伍終於開拔。
赤城縣百姓們自動自發的在城門口送別,其中自然也有隊伍裡的親眷在其中,雖然是分別,可大家臉上卻並沒有太多離別之情,反而更多的是躊躇滿志。
尤其是那些商販們,更是日行千里,一天就能飛到草原去,馬上把生意做起來,銀子賺起來的好。
隊伍浩浩蕩蕩的,趁著無人注意,王永珠告別了張婆子,閃身就混入了金壺和張銀保的車隊裡。
張婆子看著閨女的背影,抹了一把眼淚,扭頭就吩咐車伕駕馬車趁著此刻其餘的人都還目送著隊伍,抄了條近路回家去不提。
只說王永珠一行人,因為隊伍實在太過龐大,足足花了四日的功夫,才到達了邊關軍營這邊。
軍營這邊早就接到了朝廷的旨意,已經挑選了一隻精銳的百人小隊來保護使團一行人的安危。
當然若真是他們進入草原後,草原和大楚翻臉,就是千人隊伍只怕也要折在草原上。
可如今這個情況,百人的隊伍打前哨,守護使團不遭受小股的流匪的襲擊,還有夜間野獸的突襲是夠了的。
這百人小隊可是邊關主將親自挑選的,他當年本就是宋弘的下屬,雖然多年過去了,可仍然對宋弘尊敬有加。
宋重錦是宋弘的兒子,也是衛國公府的世子,未來的繼承人,自然要格外謹慎小心,若真出了意外,只怕他這條命都不夠抵的。
如果可以,主將恨不得撥付五千軍士貼身保護宋重錦,安安穩穩的進去,一根頭髮絲都不少的回來。
可現實條件他不允許啊!只能在軍中挑選了百八十個好手,叮囑了又叮囑,還許諾若是這一趟順利,保護宋重錦平安回來,他到時候一定會給這百人小隊請功。
更是還私底下明示,若是真有危險,一定要保住宋重錦活著回到大楚來!因為若是宋重錦死在了草原,他們這些人回來也是一個死。
若是宋重錦能活著回到大楚,就算他們死了,可他們的家眷和後人,肯定是有人管了。
話說得這般清楚明白,這被挑選的百來個人,誰心裡還不明白?他們這一去就是死士了!要想死得有價值,那就讓宋重錦能平安回來,起碼他們的親人都有人照顧了。
更何況他們是見過宋重錦,和他打過交道的。
當時談判的時候,宋重錦長住在大營裡,王永珠一絲心疼宋重錦,二來也是敬佩他們這些士兵,用血肉守衛邊疆,守護大楚百姓,所以經常送補給過來,也讓大營裡計程車兵跟著沾了不少光。
所以對主將的這話也是深信不疑,都是下定了決心,拿命來護著宋重錦的。
因為朝廷和草原的態度都有些催促的意思,宋重錦這一行不敢多耽擱,謝過了主將,又親自檢驗了這百人的小隊,只略微修整了一下,就再度啟程了。
主將帶著大軍押後,將人送到了邊境線,以表重視,也是震懾草原的意思。
草原那邊也已經派遣了官員前來迎接。
打頭的赫然是談判時見過的,齊樂的心腹,那個不打眼的文書,巴圖。
不過這次見他,那是穿戴華貴,倒是跟上次見面有天壤之別。
見到了宋重錦一行人,格外的熱情,先是噓寒問暖,又殷勤的在前頭帶路,騎著馬,一邊走一邊拿著馬鞭指點著附近的風景介紹,乍一看上去,倒是十分的和諧。
草原這邊倒是不像大楚有駐軍,這一片是沙漠,本來就少有人來這裡,除了巴圖帶的隨從,還真是不見其他草原的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