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自己,再聽下去,便會徹底淪為鞠子洲的弟子類人,言聽計從,不知道思考為何物,視之為絕對正確,絲毫不加懷疑。
這樣的自己,即便是有著更加完備和高深的義理,也不是陳琅所能夠接受的!
不能接受,便不能繼續與鞠子洲待在一起。
於是他選擇離開。
離開銅鐵爐……離開秦國。
……
呂不韋正在家中讀書。
他是士人出身,家中原本小富,父親平時經商,甚少有時間學習義理和知識,呂不韋年少時候,則偏愛詩書禮儀,並不愛錢財。
可是後來他在老家之中受貴人欺負,家中花了大代價才平息了那位貴人對他的怒火。
那之後,呂不韋心中便萌生了強烈的向上爬的渴望,而越是想要往上爬,便就越是知道金錢和知識的寶貴。
於是他開始經商,從賺取錢財開始,一點一點結交權貴,謀求向上爬的機會。
這個時代是屬於血脈貴族的時代,呂不韋出身並不顯赫,雖然與傳說之中的兵聖呂望有著相同的氏,可家道衰微,脫離了貴族行列是一個事實。
他所能夠做的事情就是,一點一點,向著自己的理想前進。
他想做呂望,獨開一脈,讓自己變為一位王者!
而這一切,離不開一個強大的國家的支援。
很巧,當世最強大的國家,就是秦。
於是他便來到了秦,開始了他的勾心鬥角,也開始了他為實現理想而努力奮鬥的道路。
呂不韋看著書,享受著美貌的女奴的服侍,心中卻在思索一些煩心事。
先前與秦王異人談論關於鞠子洲的事情,兩人的意見是一致的——鞠子洲是個人才,但是卻是個不太能夠看得清楚形勢的人才。
他的能力肯定極高,但是對於人事,對於權謀還是比較稚嫩,以至於他竟然真的全心全意的效忠嬴政區區一個太子。
而效忠太子,不效忠秦王的後果便是,他不能夠揚名,不能夠得到高官厚祿,良田美宅。
但是他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相當於要打白工,並且不止要打一天兩天。
平白地多一個能力很強的白工,一般而言是應該高興得。
但呂不韋高興不起來。
因為無論是他自己,還是秦王異人,其實都很清楚,鞠子洲腦袋裡的那些富國強兵的法子,其實是與秦國現有的基本國策相沖突的。
知道這一點,還能放心的繼續叫他去掌權做事,這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信任。
秦王異人相信鞠子洲的能力和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