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慣了從正常態入魔,卻沒想到淵聲會從入魔態回到正常!林阡意識到發生了這等好事,不知道要不要嘆福大命大。
轉念,或許正是因為這裡像極了雲霧山比武的擂臺,才給了淵聲一種回到當年隴陝擂臺的假象,又或許,是獨孤說的那句,我比他強……雖然獨孤只是想強調執迷薛晏有錯,卻歪打正著打破了淵聲的魔障。
緩得一緩,早被砸通的第五關外,齊良臣戰勝十九畏入得此門,一不留神,差點栽在意想不到的岩漿之上,所幸他眼疾手快、旋即飛離,落到離淵聲最近的地方。
浩蕩岩漿,洶湧澎湃,眾人如各自在船,無法靠岸,也暫時都全身無力,亟待恢復。淵聲恢復能力遠高於他們,立刻就能打,齊良臣的出現無疑是天降甘霖,可以作為第一個挑戰者幫他們休養生息。
一起打的話,必然會讓他血脈賁張發狂入魔,大家肯定打不過;不一起打,單打獨鬥,淵聲可以正常,但估計哪個都不會是他對手——不過單打獨鬥有一好處,可以車輪戰,用這種方式逐步消耗掉淵聲實力的各項指標。
別忘了,這裡彙集了當今世上幾乎所有的第一!
千軍萬馬合戰一個入魔態的淵聲,都沒有各學之神車輪戰一個正常的淵聲安排更好,這是完顏永璉那次圍剿血的教訓。在此番圍剿之前,林阡、嶽離都曾苦思冥想如何讓淵聲正常,不想他竟如此合作,都用不著引導就可以順著他們的劇情。
不由分說,齊良臣所操縱萬千氣流與鐵掌,盡皆向淵聲劈。鐵掌於明處川流,氣流從暗處擒拿,實路共虛路並濟,迅猛與鬼祟齊備。淵聲卻自然不閃,全部收容,一掌反打,順勢破防。
強敵在前,齊良臣鐵掌仍然堅固、氣流空前緊密,並未被淵聲輕易撕開防線。淵聲因對其攻勢全部囫圇收容的關係,只見實掌而不知氣流,到進攻無效之後,才意識到原來虛處還藏著擒拿術。這一來一去一照面,雙方打了個平手。
鐵掌,力道雄勁,快速中融合了準、穩、活、巧等一切特色,氣流,點穴窒息、分筋碎骨、變化多端、難以窺見、無孔不入。兩者合一,雙管齊下,出神入化,霧裡看花。齊良臣,不愧為掌氣結合得天獨厚第一人。
林阡知道,對於淵聲來說,鐵掌不難破,因為這方面要想與淵聲平手,必須必他更快更強,目前還沒有這樣的人存在,齊良臣也不例外;但氣流,明顯齊良臣比先前與林阡對戰時控制得要出色得多,數次交戰被林阡和越風提醒、齊良臣注意到了氣流不能被人干擾交流,所以這次明顯有了不少改善,真氣離身後依舊收放自如,就像是他身體的一部分不可分割,林阡要是站在對面,今天也沒法用飲恨刀去幹擾,嶽離、越風等人,恐也一樣。
氣流——不知淵聲會如何幹擾他氣流?
正當眾人暗自稱道齊良臣功力奇特難住淵聲之際,只看第二十回合齊良臣忽然面露苦色踉蹌後退,不慎墜下石臺所幸有另一碎石可立足才不至於喪命,那瞬間林阡看得清清楚楚,不由得臉色全白——發現真氣流的存在之後,淵聲確實不知道怎樣去幹擾,他所做的只是運起大半氣力,往齊良臣的手、臂等發散真氣的源頭強行灌注,直接把氣流出現的所有位置都封死,緊接著淵聲強厚的真氣,在源頭處灼燒之勢、將齊良臣的真氣全部液化……
簡單粗暴,一時間不會干擾氣流,卻從根本上解決了氣流。
林阡啞然,本抱著向淵聲學習克齊良臣的手段的心理,才目不轉睛地看了這全部過程,哪知道學來無用——除了他淵聲,誰有那麼大的本事,能用比齊良臣高得多的內力,直接讓他連氣都發不出來就化了……
眾人只看到平手了二十回合,沒看到淵聲可能從第二回合就在設局,思索要滅盡齊良臣氣流來源,所以齊良臣的下風是逐步積累,水到渠成……
“大哥……”高風雷噙淚望著他一向最敬愛的齊良臣,豫王府和嶽離等人不同,他們是第一次直面淵聲,以為不在入魔狀態的淵聲不可怕,深知他們都是各自領域的第一。
以為自己登頂,不料強風過境盪滌雲層,才發現真正的主峰。
“我不要手。氣收下了。”淵聲不帶感情色彩地說,五局三勝已經沒必要。齊良臣大汗淋漓,暫時伏在石上、氣力耗盡、不可動彈。
雖說齊良臣折戟,卻也消耗了淵聲不少真氣,決不能給他半刻恢復的時間!高風雷緊接著立刻飛身而上,與淵聲欺身肉搏。此舉既是挑戰,也是在齊良臣前面相護。
“卸他力道……”吟兒心知,高風雷力氣奇大無比,他第二個對付淵聲有大作用。
大錘甫一轟砸,千鈞崩落,翻江倒海,重擊之終點淵聲頭臉,令人感覺骨頭都有所變形。然而一切都只是眾人感覺而已,這一錘砸在淵聲臉外毫釐,偏偏不得再進一毫一厘,真正是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淵聲一拳狠狠挑開這記重擊,摧枯拉朽還以顏色,他的真氣還未恢復,所以現在和高風雷比拼還靠膂力,五回合內,並不佔優。
吟兒看著高風雷的習慣性瞪眼,體會得出他此刻為齊良臣報仇的心境,這是被淵聲激起的關乎齊良臣、關乎豫王府出身的榮耀感。思及隴陝之戰司馬隆一直主力,今日追擊淵聲到此金軍只剩三人其中兩個是高風雷和齊良臣。嘆只嘆,豫王府高手們終於成了父親麾下的中流砥柱。
上次在陳倉之戰,高風雷從前錘勢裡的不堅定就已消失殆盡,而今次也教吟兒發現,其靈活程度也大大提升,如果侷限在豫王府裡了此餘生,不會有這般大的進步……然而,好不容易發現的破綻們都被修補,這樣完美的高風雷以後到底該怎麼破才好……
一回神,看又過了五回合,高風雷施展風暴之錘,在空氣中轟擊可謂一錘一窟窿,形色皆現,而淵聲開始適應這力道,手中招式迭出如控雷霆,一拳連著一拳就像把窟窿重新填補一般,力道雖有不及,勝在速度太快,生生把戰線平推前移。三回合後,高風雷的錘已落於淵聲之後,節奏全被對方拐帶。
轉守為攻!以一個最快的速度變招,令對手完全跟不上思維根本沒預想他會在這裡轉守為攻——淵聲忽然身形扭曲、仰合歪斜、左跌右撞,眾人從未見過這種拳路,一時還沒意識那也是拳法,驚見他轉瞬蹤跡竟消失在這晃盪的身形裡,交睫又突然彷彿從地底騰飛而起,一不留神竟已穿過高風雷的防線,出其不意、趁虛而入,硬生生把錘從高風雷手裡抽離出來。
轉守為攻?不,轉是為鎖定勝局!
高風雷不經意間錘就到了別人手上,千鈞萬鈞都撲空成為了前一刻,他不會想到對手轉眼就可以從一塊鋼變成一股繩,卻一模一樣的外力作用——對方能把力道玩轉得如此靈活,高風雷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的靈活程度已經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