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玄幻魔法 > 神級因果系統 小說 > 第一百六十四章 奇遇全不費功夫

第一百六十四章 奇遇全不費功夫 (第2/2頁)

歷史上以大儒之言開智的,最差也是學士。以聖人之言開智的,皆是半聖。但五國每十年,方有一位以聖人之言開智,任何一位出現皆是舉國同慶。

而這一團光芒裡的箴言,便是聖人之言。

蘇林出身士族,父母早逝,但士族未成年前皆可世襲,於是士族出身的蘇林不懼商賈家庭於家。但這是相對的,只要自己沒了士族身份,到時候恐怕就不是這麼輕易揭過的。

蘇家灣這一塊,乃是縣中最繁華之地,於家便是這一代的首戶,比之縣城中兩戶亦是不遑多讓。而這一代於家的小少爺於凡更是不凡,十二歲便已經開智,如今參與縣試,當是案首的有力爭奪者。這樣大的壓力,讓蘇林都急切了起來,匆忙之間,甚至不管細思的箴言乃是聖人之言。

“那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無數先賢對這句話都有自己的理解,若不能推陳出新,我是根本不可能以這句話開智的。”

“但他出現在我的腦海裡,必然有他自己的原因。無論如何,我都要對症下藥。”

感受到才氣在自己身體內醞釀,但始終無法衝開智海,達到開智的程度。聖人之言之所以不能讓多數人用來開智,便是每一句話裡邊都蘊含著不同的思想,連飽讀詩書的大儒都未必理解,更何況不諳世事的十歲孩童?

蘇林焦急的想著,卻絲毫摸不到頭緒。不能徹底通徹,不能推陳出新,怎麼可能開智?他不斷的翻著書,想要找到與之相對應的解釋。從表面上看,這句話是小孩子對天地的看法,聖人也無法解釋,但實質上蘊含的是什麼意思呢?是說明一個人不可能全知,還是說明天地廣闊,人應該更加深入的探索?

但以蘇林的見識,孔子的這句話蘊含的表面意思他很容易理解,但這句話到底延伸出什麼樣的道理呢?不弄清楚這個,恐怕永遠無法以這句話開智,除非換一句箴言。

他腦海裡突然亮起一束光,閃出閃閃發光的一句話,語言直白,道理卻清晰分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看到這句話的一瞬間,蘇林就笑了起來,這句話不是告訴人們學無止境,天地廣闊,而是要自己去判斷,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得出結論。就像這句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這名篇的解釋有很多,但從來沒有關於自己判斷的解釋如同這句話一般篤定,更沒有這樣震撼。這一瞬間,一股強烈的思想從他胸口湧起,才氣勃發到眉頭,毫不費力的衝破了他的智竅。才氣沖天而起後遊遍全身,將他一切疲憊和傷痕都撫平。

蘇林微微一笑,輕輕的蓋好被子,開智之後,終於仔細感受起腦海裡的狀況來。

一本精緻的書。

他用意識看向這本書,在書的封面上,寫著大大的幾個字:《儒道聖典》。他心裡一笑,好大的口氣,敢自稱《儒道聖典》。

這個世界是讀書人的世界,書生開智後擁有才氣,然後以才氣修行。在中原五國之外,有萬里長城攔下了妖族。三千年前,妖族十大聖犯境,五國接連敗退之時,聖人周文王橫空出世,編撰了周禮擊退妖族,並與妖族簽訂了千年協議,不得互犯。

兩千年前,妖族誕生了一位驚天動地的大能,登上妖族帝位,與妖族十聖再度犯邊,於是五國再次敗退,而此時,聖人孔子提筆書春秋,才氣化長城,定鼎了中原世界,將妖帝擊成重傷,春秋筆下鎮壓了五位妖族大聖。

至此,聖人之道大成,孔聖定文位才氣之法,廣傳至今。

千年前,妖族五大聖自長城之下脫困,再度十聖犯邊。此時,便有亞聖孟子異軍突起,以天下才氣聯接萬里長城,再度將七位妖族大聖鎮壓在無盡才氣之下,與妖族再次簽訂千年盟約。

周文王定周禮,孔聖尊儒術,亞聖更是築萬里長城。從此,中原五國便是文位才氣之法,輔以孟聖“集中原文氣,築萬里長城”之法,抵抗著妖族及其附庸蠻族的入侵。

敢自稱儒道聖典,就算孔聖親筆所書的《春秋》一書也擔不起。

他心裡冷笑著,翻開了這本精緻至極的書,想看看這本書到底有多了不起。但是翻開這本書,卻沒有一絲字跡,只剩下幾十頁的空白。

他冷笑一聲,自己雖然沒覺醒文位,但感應還是不錯的,尤其是這幾天得道那個東西之後。雖然這本能進入自己智海的書可能有某些奇異,但如何比得上自己前些天撿到的那個東西?若不是那個東西,原本毫無出奇的自己怎麼會像現在這樣信心十足,待人有禮,詩書更是信手拈來?

在他的智海里,一枚大大的“行”字漂浮在智海中心,一絲絲文氣從這個字上垂下,擴充套件著自己的智海。在智海中央,整整九塊磚頭大小的才氣遊走著,滋潤著他單薄的身體和智海。

最新小說: 我在異界集卡片 魔物祭壇 絕望與希望的輪舞 魔法棘 昊陽 滅噬天罰 吞噬完美者 魔帝寵妻:天才逆襲狂妃 全能大佬的馬甲要藏不住了 玄幻之出道即巔峰 大魔物語 都市之神魔蠱 蓋世雷尊:我有一座鎮魔塔 因為長得太醜就全點魅力了 九劫蒼龍帝 詭術世界調查員 火爆小鳳凰 丹醫女掌門 治癒和冰封 混元天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