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謙信為了管理他們真的非常頭疼,在最初的快樂之後,他迅速陷入了管理地獄。
有人吵架他需要處理,有人打架他需要處理,有人械鬥他更需要處理,出現流血死傷更是要命的事情,有人打家劫舍問題就更嚴重。
而在指揮上,地主團練武裝只認方謙信一個人,其他人互相不服氣,方謙信很艱難的才安排了五個真指揮使來指揮這些假指揮使們。
這些問題勉強都解決掉了,革命軍也來了。
方謙信自信滿滿的安排一百多艘戰船和兩千多名水兵阻止革命軍船隊的進攻,自認為可以在水上取勝,結果面對革命軍的兇狠火力,方謙信所部水師全軍覆沒。
革命軍火炮轟鳴,沒見過這種陣勢的重慶水師在明軍火炮的轟擊下大敗虧輸,全軍覆沒。
革命軍水師趁勢進取,把控水道,斷絕巴縣對外的水路交通,切斷內外援助,大軍緊隨其後從陸路上包圍了巴縣,進行了對付涪陵縣的時候一樣的戰術。
一招鮮吃遍天,徐通從來不忌諱使用一樣的戰術,能獲勝的戰術就是好戰術。
可巴縣就慘了。
水師全軍覆沒,一個指揮使和七八個假指揮使死在了水戰之中,初戰告負,士氣大衰,剩下來的人全被封鎖在了縣城之中,靠著城防和儲備糧過日子,實在是太危險。
一群人圍著方謙信希望他可以出主意,可以想辦法,可是方謙信又不擅長軍事,怎麼知道有什麼辦法?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方謙信在大戰開始之前把訊息告訴了成都朝廷,他現在希望成都朝廷得知重慶府危險了之後能多少派一些人馬前來解圍才是。
嗯,這非常有先見之明的決定讓方謙信感到十分慶幸,他覺得成都朝廷那邊現在應該已經派出援軍了才是。
同時,他也為自己的輕敵感到後悔。
因為之前他聽說川東戰區被明軍攻破,以為這支來犯軍隊是明軍,但是哨探卻告訴他這支來犯軍隊不是明軍,只打著【革命軍】的旗號,也沒有統一制式服裝,並不是明軍。
那麼結合之前另外一條訊息,說忠州被一支起事賊軍佔領,稍微想一下大概就明白了這支進犯軍隊大概就是忠州的那支賊軍,那支賊軍肯定是投靠了明軍了。
然後他們成為了被明軍派來的前鋒,明軍想讓他們來試試水,戰勝也好送死也罷,為明軍試探一下重慶府的防禦強度也好。
做出如此判斷之後,他才派出水師直接發起進攻,想要給這支賊軍一個教訓,震懾一下明軍,拖延時間。
結果不曾想這支賊軍特別能打。
現在想想,所謂的【革命軍】大概就是明軍裝扮的,只是為了削減重慶守軍的戒備心,而方謙信中計上當,白送了水師,水道被控制住,他們全體成了甕中之鼈,無路可逃了。
革命軍包圍了巴縣之後並不急著攻城,只是做好攻城的準備,還四處派人調查重慶府的相關情報。
透過水戰俘獲的俘虜的交代,徐通得知重慶的反抗力量主體是地主豪強聯軍,戰前重慶知府召集了大量地主豪強帶著自家團練武裝來幫助守城,這讓他感到很高興。
這幫家夥主動聚集在一起,給了他一個一網打盡的好機會,這個機會可絕對不能錯過。
但是徐通依然沒有發起主動的進攻,只是繼續封鎖巴縣內外的水陸通道,斷絕外援,然後趁此機會派兵向巴縣周邊地區展開掃蕩。
雖然巴縣城只是一座縣城,但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它具有相當不錯的城防體系,且地形非常險要,強行攻打,恐怕會造成極為慘重的傷亡,這不是徐通願意看到的。
剛剛成立不久的革命軍還不具備強大的攻堅能力,所以徐通考慮一番之後,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不是周邊地區的豪強聯軍嗎?
好啊,那我就趁你們病,要你們命,拿你們的老家開刀,我看你們著急不著急,我看你們出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