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金軍秋後南下,從時間角度來說倒算是一如既往,但卻很有可能是完顏活女擅自出兵。
而如果是這樣,活女攻打保安軍就反過來顯得合情合理起來……因為如果沒有河東金軍大股主力配合的話,活女是不可能真正南下的,也根本就不可能形成什麼戰略目標,反而是挑起邊釁之餘順勢吞保安軍自肥更現實一些。
接下來的情況驗證了這個猜想……整個八月底到九月初,隨著活女發動攻勢,宋軍關西大本營匆匆應對,位於陝州的李彥仙也不停傳遞訊息,卻都重複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河東金軍確係沒有大規模呼應舉動。
待到吳玠親自率一萬禦營後軍精銳進入慶州,並重新開始向北與金軍爭奪塢堡以後,活女用兵的困頓與乏力更是彰顯無疑,完全可以說,到此為止,此人擅自出兵一事徹底坐實。
當然了,話還得說回來,被活女給弄得有些措手不及的,卻絕不可能只是宋人。
“活女!”
九月中旬,活女擅自出兵的訊息傳到燕京尚書臺,當場便有實權大人物憤而作色,甚至直接將奏疏給擲到了地上。
然而,此人非是別人,卻居然是向來脾氣就很好,如今更是篤信起佛教的三太子訛裡朵,也就是眼下的晉王領都省首相了。
這種反差,不免讓尚書臺議事的金國文武齊齊側目……唯獨有些人是真驚,有些人卻是稍一思索便即刻醒悟,訛裡朵對活女最為敏感才是理所當然之事。
這裡就不得不插句閑話,說一說此時金國的最高權力分佈了。
話說,自開國太祖阿骨打死後,因為政治傳統、軍隊配置、血緣關系、皇位更疊、建國功勳等等緣故,金國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形成了三大政治派系鼎足而立的局勢,分別是前國主吳乞買派系,阿骨打諸子派系,以及代表了遠支宗室利益的粘罕派系。
但是,堯山一戰改變了一切,內部矛盾激化之下,前任國主吳乞買忽然中風,然後粘罕順勢囚禁吳乞買諸子,再加上之前他無意間在大名府剛剛奪取撻懶兵權的巧合,卻是以一種猝不及防的姿態忽然間便全面壓制住了吳乞買派系,實際控制了朝政。
不過正所謂花無百日紅,成為實際上掌握朝政權臣的粘罕雖然刻意拉攏分劃了阿骨打諸子,卻還是忽略了完顏氏近支在政治利益上的訴求統一性,並高看了自己一個偏支宗室對朝政的把握能力,以至於阿骨打諸子忽然發動尚書臺之變,複又將他殺死,奪取政權。
尚書臺之變以後,粘罕派系在中樞徹底煙消雲散,粘罕父子被從肉體上直接消滅,其有力部眾,如完顏希尹與完顏銀術可被收買、控制、兼併;吳乞買派系也因為與阿骨打諸子在最基本的皇位問題上有爭端沒有被重新啟用,吳乞買依然被軟禁,諸子形同流放,倒是撻懶、烏野兄弟,還有蒲家奴等人在新皇登基以後被留用在朝。
換言之,此時的金國中樞,小皇帝年紀尚小且不提,卻是阿骨打三個大兒子實際掌權,並在廢除其餘兩大派系核心首腦之餘,收錄了兩大派系的部分核心人物,以求完成政治平衡。同時,為了完成基本的政治改革,金國中樞還大量啟用了遼地漢臣與新降的南方漢臣,以作政治補充。
平心而論,這個結果對於剛剛脫離部落聯盟,勢必轉入漢行體制的金國而言,已經算是了不得的政治大和諧了。
尤其是其中實際上主謀了尚書臺之變的阿骨打四子完顏兀術,完全可以稱得上是為了大局付出了巨大的政治犧牲,放棄了大量原本唾手可得的政治利益,這才建立起了一個還算穩定的政治架構。
不過,金國的立國根本擺在那裡,無論如何搞政治架構,有些核心問題卻是不容討論的。
比如說實際掌權的三兄弟,大太子、遼王領平章軍國重事完顏斡本,從小到大就一直在阿骨打中軍活動,後來做勃極烈參與朝政,一直沒有野戰兵權,卻在中樞貴族那裡有巨大威望……政變前後,又因為女真風俗,對新皇帝有一定名義上的撫養權力,所以核心利益正在部落聯盟式的女真中樞貴族圈子。
而三太子訛裡朵與四太子完顏兀術就更簡單直接一些,二人一個都省宰相一個樞相,實際上分別接手了金國西路軍與東路軍的控制權。
在大金這裡,軍權才是根本。
然而,這個控制權卻不是三兄弟在那裡一坐,說一句廢了都元帥府,大哥抓總,西路軍與你,東路軍歸我就可以的。
軍中盤根錯節,牽扯到最基本最核心的政治利益……兀術需要面對大名府那個東路軍宿將雲集的麻煩疙瘩,需要面對河北金軍迅速墮落腐化的現實問題,而訛裡朵既然接手了西路軍,也需要面對西路軍那裡兩個最麻煩的軍頭——太原的完顏拔離速與延安的完顏活女。
拔離速還好,尤其是兀術三兄弟無師自通,在政變之後將做了叛徒晚節不保的銀術可直接閑置,卻給了握有兵權的拔離速太原留守、西路軍前線行軍司都統等實權安排……這使得拔離速毫不猶豫扔下了自己大哥,直接成為了僅次於三兄弟的國內實權軍頭。
可與此同時,活女卻是個天大麻煩,因為活女的問題牽扯的太多了。
首先當然是活女親父完顏婁室在西路軍內部給他兒子留下了巨大的軍事、人事遺澤。
婁室雖然戰死,雖然被梟首示眾,以至於現在屍首都還在堯山那裡放著,但是上過戰場的金軍都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沒有任何一個金國軍人會否認婁室的戰功、資歷,以及他本人的強悍與偉大。
否認婁室,便是否認金國起兵以來的所有英勇事跡與堂皇戰功!
即便是導致了宋金大局逆轉的堯山一戰,戰役本身的正確性與及時性也沒有人否認,現在所有金國貴人說起那一戰都只會恨沒有早點聽婁室的建議,沒有給婁室更多的兵馬。實際上,早在粘罕還活著的時候,吳乞買沒被氣中風的時候,金國內部就已經統一了口徑,婁室之所以身死,堯山之所以戰敗,是因為完顏婁室本身舊傷複發,自己在戰場上喪失了指揮能力與作戰能力而已。
所謂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這才讓趙宋官家跟韓世忠、曲端、吳玠那些人撿了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