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讓部下動起來成為必然,也正好藉此來轉移矛盾。
目標李自成也選定了,就是宣府鎮,山西省,正好那邊富足,攻下後可供他的大軍吃喝很長時間。
至於當地吃光了怎麼辦,那就不是他李自成考慮的事,反正宣府鎮吃光了去山西省,山西省吃光了去陝西省,陝西省吃光了去四川省,四川省吃光了去湖廣江南嘛。
不管未來怎麼樣,至少打下的糧米可以供他部下吃喝很長一段時間就是。
正在李自成盤算的時候,正好劉澤清兵敗的訊息傳來,李自成大驚失色,急急召集麾下各官將議事。
……
義侯李巖策馬在棋盤街上而過,往日這邊百貨雲集,繁華無比,但此時街上死氣沉沉的,渾然沒了往日的喧囂之聲。偶爾看到幾個百姓,目光望來,皆是刻骨的仇恨。
李岩心中不知什麼滋味,當日他投靠李自成,為他編設種種歌謠,取得了非常輝煌的成果,卻沒想到是這種結果。
他想起進京初自己上的四道疏諫,言說四事:
一是闖王退居公廠,待清理六宮後由百官迎進大內。二是追贓宜分三等,不可一刀切。三是各營兵馬不得借居民宅,宜退出城外守寨,聽候調遣出征。四是宜早登極,安撫好各降官。
結果闖王止批三個字:“知道了。”
事後證明他上的四條意見條條皆切中要害之處,惜闖王不用之。
事情發展到這步,已經完全脫離他的初衷了,看著周遭的一切,他心中感慨:“我主馬上天子也。”
他策馬進入大明門,若闖王登極,該改為大順門,只是闖王遲遲未能登位,這大明門仍然還是大明門。
他進入皇城,往宮城承天門而去,這時不斷有各將奔來,他們歡呼怪叫,直把皇宮當成馬場。
進入承天門後,李巖見到蘄侯楊少凡,此人原本平靜恬和,深藏不露,然進京之後,也得意忘形起來。
李闖在山東建國時,大封各將,大體權將軍、制將軍封侯,果毅將軍以下封伯、子、男不等。當時封侯之人就有九人,汝侯劉宗敏、澤侯田見秀、亳侯李過、蘄侯楊少凡、綿侯袁宗第、磁侯劉芳亮、義侯李巖、淮侯劉希堯、嶽侯高一功。
又有太平伯胡天德,文水伯劉澤清,桃園伯劉良佐等人,侯伯子男近二百。
楊少凡的銃營屢立大功,所以他的兵馬雖不如別的制將軍多,一樣封為侯爵。
李巖運籌帷幄,勞苦功高,他還是五營的副權將軍,所以封為義侯。當然,各營有各營的制將軍把持,他上頭又有權將軍劉宗敏,實際上他的權力很小。
李巖衝楊少凡打了招呼,楊少凡微微點頭,神情高傲冷淡。
李巖暗歎,進京後各人都變了,別看楊少凡現在一副矜持冷淡的樣子,但若對上權勢滔天的汝侯劉宗敏,那定然會換上另一副完全不同的表情。
又有大將胡天德過來,爽朗的衝李巖、楊少凡等人打招呼,他愛好交遊,從不吝嗇金銀財帛,因此與各官各將的關係都很好。
他打仗勇猛,麾下巡山營又極為犀利,因此李闖在山東建國後,他被封為太平伯,麾下部將孔三、八條人等,也分別被封為寧陵子,臨朐男不等。
李巖見那胡天德部下孔三對自己微笑拱手,他連忙還禮,不過總覺得太平伯這個得力部下,總給人一種深沉難測的味道。
他們策馬進入端門、午門,本來至少在到達承天門後,各將就不能騎馬。紫禁城作為宮禁重地,除非年老的,德高望重的大臣,經皇帝特准後,方可在紫禁城內騎馬,作為一種恩遇榮典。
或是更老者,騎馬不便者,可恩准令乘肩輿,由二人舁行入直。
然此時李闖佔據京師,各將大搖大擺的在宮城內策馬行走,顯然可看出李闖在眾將心中的威望不足。
他們到達建極殿,仍然狂奔而來者不絕,甚至很多人一直奔到大殿外的臺階下,方才大搖大擺下馬。
李巖看得只是搖頭,心中感慨嘆息,至少他與胡天德等人到了午門後,皆都下馬步行,保持著對大順天王的敬意,這些官將太不象話了。
眾人進入建極殿,皇極殿燒燬後一直都在這邊議事,進行各種儀式。進入寬闊的大殿,就見裡面黑壓壓聚滿人,牛金星、宋獻策、顧君恩、宋企郊、張璘然等,這些是文臣。
然後是劉宗敏、李過、袁宗第、劉希堯、劉芳亮、高一功、田見秀、劉汝魁、劉國昌、劉忠、王良智、陳藎等武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