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朝與溫方亮看過,神情凝重,二人互視一眼,韓朝沉聲道:“大將軍,末將覺得,還是先冷靜為好,畢竟不同當年東路之事,此次牽涉重大,還需謹慎。”
溫方亮也贊同:“眼下錦州大勝,各鎮兵馬彙集京師,天下矚目,更值大將軍封侯關頭,一舉一動,都需慎重考慮。”
鍾顯才只是看著王鬥:“不論大將軍如何決定,末將都是遵從。”
眾人都看了鍾顯才一眼,心下暗贊:“小鐘兒越來越會說話了,看這話,說得滴水不漏的。”
劉本深頗有深意的看了鍾顯才一眼。又若無其事的垂下目光。
贊畫秦軼也看過了情報,沉吟道:“確實,如溫將軍與韓將軍所言,此次敵勢浩大。牽涉頗廣,我等需三思而後行,以免眾言粥粥,毀了大將軍的聲望。”
謝一科撇了撇嘴:“什麼眾言粥粥不粥粥的,象老高。老沈說的,我靖邊軍風格就是乾脆利落,旌旗指處,群醜灰飛煙滅便是。”
秦軼微微一笑,只對王鬥道:“事關重大,請大將軍三思而後行。”
經過醫士的療治,溫達興的傷勢好了不少,可以在帳中坐著說話,他是情報司大使,劉本深的情報本要先遞於其手。再傳於王鬥,不過溫達興讓其省了這一步。
溫達興失去右臂,不可能再兼任尖哨營主將一職,雖然他在遼東時幾次辭職,王鬥都是不許,不過情況擺在眼前,溫達興最終辭職是必然,以後他將專心掌任情報司之職。
往日之時,因為很多精力放在尖哨營,溫達興不免對手下放權。此後他回到情報司,如何面對這個赫赫權威的上司,是劉本深等人需要考慮的。
溫達興左手拿著報文,眼中閃著寒光:“事實很清楚了。晉商諸大家,因憂懼大將軍進駐鎮城之後,會仿效東路舉措,所以給我們來個下馬威,不比東路那些小商人,他們的後臺確實深大……”
他細數道:“除了東路。幾乎所有的宣大官將都是他們支持者,大江南北,也多有親切之人,便是閣中,幾乎所有的內閣閣老,都為他們說話,甚至陳本兵,每年都收他們不少孝敬,嗯,紀大人也是。”
“又有中宮的大太監王裕民、王承恩,王德化諸人……”
王鬥淡然坐著,晉商的勢力他是知道的,從明中起,他們就開始佈局,大力培養族中子弟當官,或是成為各地武將,多年下來,各家的族中子弟,當官為將者不計其數。
他們還大力結交各地權貴,手段可用潤物細無聲來形容,這些商人頗有頭腦,他們結交前,並非赤裸裸,劈頭蓋臉的權錢交易,似乎有種默默奉獻的架式。
哪家官員要買田了,他們二話沒說,將田契偷偷送上,哪家官將家中子弟生活有困難了,他們偷偷送上錢財,又有哪個太監看中哪個店鋪上,他們將之買下,也是偷偷送上,甚至絲毫不提自己的要求。
如此長年累月,數十年如一日,便是鐵石心腸的人都被感動了,如此義商,誰不支援?
只需關鍵時刻說幾句好話,或是行個方便,便源源不斷有好處送上,惠而不費,誰不願意?
他們還大力資助貧寒士子,大力資助各處教育,除了給國家造成的損失外,他們可謂完美人物的代言人,提起這些義商們,誰不豎起了大拇指,贊聲:“好?”
在這些好處下,便是陳新甲與王德化跟自己親近,關鍵時刻,都不一定會傾向自己這邊,餘者人等更不用說。
還有,那些晉商們,在江南地帶,一樣有許多同盟者,他們與江浙一帶的東林黨麾下財團,雖然有著竟爭關係,不過在“與民爭利”這一點上,他們的看法是一致的。
而且因為北地許多糧食,鹽巴,鐵料,茶葉等物資,需要從南方輸入,所以那些晉商們,與許多江南,廣東各處的財團們,互為竟爭對手同時,又存在合作關係,可謂同氣連枝,互為聲援。
此事一個不小心,就是與全天下的利益集團作對,而且他們己經行動起來了。
太原,大同許多地方,各商行己經開始禁止東路商貨輸入,知州李振珽的李家,還有少夫人的楚家等親近東路的商家們,己經遭到大規模的圍攻謾罵。
各人名下諸多商鋪被搗毀,甚至家人族人,在街頭被毆打,打的同時,還背上殘害鄉梓父老的名聲。
同時,還有一個謠言,在京畿各處瀰漫。(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