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這個時候,洛陽城的軍民終於斷了念想,看來流賊真的要攻城了。
臘月二十日,福王夜訪廟宇,進香上供,祈求神靈保佑,還奉上重金,懇請道長點撥破敵之法。二十一日,坐立不安的福王又將兵備副使王胤昌,河南總兵王紹禹,王鬥等人召進王府,詢問守城之事,還承諾只要擊退敵軍,重重有賞。
“賊偽作仁義,提除暴恤民,開倉濟貧之號,頗得愚夫愚婦之心。聞城內有小童傳唱:迎闖王,不納糧諸歌謠。人心動盪。此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策。”
王斗的聲音在寬闊的大殿內迴盪,在殿內各人你一言,我一語爭論不休。卻拿不出什麼有效的方法,福王又點名自己頭上時,王鬥也不客氣,當下款款而談。
“敢問王將軍,什麼叫非常之策?”
遊擊劉見義瞟了王鬥一眼。
王鬥平靜道:“劫禾者斬。”
他說道:“城內災民眾多。還請官府與商戶搭棚救濟,免民於飢寒。百姓只要有一口吃的,便不會受那流寇蠱惑,免賊於內應。若還有人敢妖言惑眾,殺無赦!”
王鬥知道河南災情嚴重,洛陽城就經常餓死人,很多官員富戶還在花天酒地,自然讓人心理不平衡,特別在明末仇富是主流的情況下。這種情形李自成提出的一系列口號當然威力巨大,很多城池經常不攻而克。
不過若是官府救濟得當。這種情況往往可以免除。
王鬥道:“對於城內百姓,末將議請編練社兵協助守城,千字文編號,每五十人一隊,由紳士或宗室負責,若有男丁一人不上城者斬。如此洛陽唾手可得數千兵馬。至於災民中的壯丁也可僱傭,每人每日給餅數個,可殺賊,更可免於城池騷亂。”
這些都是歷史上開封守城戰的經驗,證明非常實用。聽王鬥娓娓道來,福王與兵備副使王胤昌等人都是緩緩點頭。
不過王胤昌又沉吟道:“然此需要大量糧米,眼下庫房空虛……”
王鬥淡淡道:“閉糶者配。”
“此非常時期,囤積糧米之家必須糶賣。各隊社兵所需之資。可令城內鉅商巨族每日各送餅千百不等,城內富戶,皆要出糧出衣,如此軍民一心,洛陽城方能固若金湯。”
王胤昌臉有為難之色:“要說動城內富戶,怕是難……”
王鬥冷笑道:“早有前車之鑑。永寧城的宗室富戶,死守財帛不放,結果城破身死,他們所有的糧米金銀,盡數成為流賊所得。洛陽城的鄉紳富戶,也想落個這樣的下場嗎?”
王胤昌眉頭皺起:“王將軍……”
前兵部尚書呂維祺也參加宴席,他嘆道:“王將軍所言甚是,老夫雖退居朝野,也知為國效力。社兵之事,老夫當聯絡城內鄉紳,將軍大可放心。”
呂維祺雖然熱愛黨爭的印象給王鬥不怎麼好,不過守護洛陽城他確是一片熱忱,王斗的犒賞銀子,也是他代為聯絡。呂維祺在洛陽城算是德高望重,有他出動,王鬥也深信他能辦得。
只是呂維祺又道:“只恐社兵未經歷練,介時守城無濟於事。”
王鬥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富戶出資後可下令民間,有能出城斬賊一級者賞銀五十兩,能射殺一賊者賞三十兩,射傷一賊或磚石擊傷者賞十兩,如此軍民人人爭先殺賊。”(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
PS: 老白牛:
抱歉這段時間更新不穩定,主要是為生意到處奔走,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不比以前逍遙一個人,有了家庭,考慮的事情多了,由不得自己的興趣愛好。
現在稿費月收入有八、九千,萬把塊,不過寫作帶來的收入一直沒有安全感,所以我大頭精力還是放在現實中,畢竟這才是穩定的大頭收入來源。不是速度型作家,也沒有泉思如湧的才華,決定了我只能這樣選擇。
近期精力不佳,很多時間懶得上網,連以前喜歡的看書評,上論壇都不想做,身心交瘁,只想睡覺,或是拋開一切,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去。不知是不是進入更年期,聽說男人也有更年期,如果身體不佳,三十多歲就會進入,希望儘快恢復過來吧。
這段時間更新狀態不好,向書友說聲抱歉,希望下個月狀態好一些。本書思路還是完善的,打完李自成,就要參加松山之戰了,那是本書又一個血腥的高潮。
就要到六月了,有孩子的書友,祝他們六一兒童節快樂。
最後,在外站看到一個與我一樣的筆名,那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