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惜之訊息很靈通,很快打聽出今日將軍府熱鬧非凡的原因。
他給秦軼指點不斷從窗外經過,那些在隨從簇擁下,一個個策馬而過的官將們:“公輔兄請看,先前而過那舉止沉穩的明將便是定國將軍最依重的大將韓朝,鉅鹿之戰時他弟弟韓仲戰死,朝廷封贈其弟明威將軍,賜祭葬,封妻廕子。”
“因為此戰,他也得以封賞為保安衛指揮使,有訊息稱,他將要轉任淶水縣守備,鎮守一方。”
“那個同樣沉穩的將官便是鐘調陽,聽聞其是定國將軍表兄,此戰他升為保安衛指揮僉事,傳聞定國將軍分鎮永寧後,有意任命鐘調陽為保安州城守備。”
“那個俊美風流的將官便是溫方亮,他原是舜鄉堡正千戶,此戰他升任為保安衛指揮使。也有傳聞定國將軍有意任命溫方亮為保安州守備。介時是鐘調陽任守備,還是溫方亮任守備,好是一番龍爭虎鬥。”
“那位便是高史銀,那位是鍾顯才,這些大將,皆是跟隨定國將軍一個烽燧堡壘出身的老人,深受其依重。我等要入定國將軍麾下,來日定要與這些心腹將官交好……”
葉惜之如數家珍。一個個為秦軼介紹自己打聽來的人物訊息,秦軼則若有所思地看著從窗外而過的幾個文吏。
其中一個文吏,引起秦軼的注意。他年在四十餘,三絡長鬚。衣飾頭髮打理得一絲不亂,他策在馬上,臉上帶著從容的微笑,不時與身旁一個文吏說幾句什麼。
這幾個文吏,也引起葉惜之的注意。他低聲道:“中間那個文吏,想必便是定國將軍深為依重的令吏馮大昌,旁邊那個定是鍾榮。保安州文吏中,以此二人最受定國將軍器重,公輔兄,我等未來要投入定國將軍麾下,這二人不可不注意。”
“聽聞保安州還有儒學學正符名啟,與定國將軍是知交好友……”
他壓低聲音:“紀巡撫之女紀小娘子,己認其為義父,符名啟此人。我等有機會定要拜訪。”
葉惜之的話不斷傳來,秦軼始終沉思著,目光深深投往遠處那莊嚴氣派的將軍府邸。
那邊一個個將官在門口下馬,相互拍肩大笑著。
……
窗外小雨淅瀝,寬闊的將軍府大堂內,聲音一陣接一陣傳來。
“此次出戰,我舜鄉軍共奪回金八百兩,銀四十八萬餘兩,緞匹七千匹。人口二十一萬餘,糧米二十六萬餘石。豬羊十八萬餘頭,牛兩萬五千餘頭,馬騾二萬二千餘匹,其中戰馬約五千匹。繳獲東奴盔甲九千五百餘副。鳥銃九百七十餘門,刀槍輜重無算……”
“……朝廷還給撫卹銀五萬兩,盔甲三千副,紅夷炮十門,魯密銃一千杆……”
說話的是鎮撫官遲大成,大堂的東西八面屏風前方。坐滿了保安州各地的文官武將們。皆是王鬥核心集團的官將,武有林道符,韓朝,溫方亮,溫達興,鐘調陽,張貴,遲大成等人,文有馮大昌,鍾榮,鍾正顯等人。
各人臉上,皆是喜形於色,意氣風發的神情,滿廳耀眼的紅色官袍,不說奪回的戰利品豐厚,便是此次出戰的將官們,人人都有升賞。
戰死的韓仲與楊通二人不說,溫方亮連升三級,從正千戶升為衛指揮使。韓朝參戰雖晚,但涿州與平谷大功顯著,同樣升為衛指揮使。鍾顯才與溫達興升為衛指揮同知,鐘調陽、孫三傑、高史銀、李光衡、趙瑄、遲大成等人升為衛指揮僉事。
還有謝一科,也升為正千戶。
林道符與張貴,雖遠在舜鄉堡與州城,此次沒有參戰,但受王鬥保舉,朝廷也升署他們為衛指揮僉事。
雖不是實授,卻讓二人極為振奮,感覺跟隨王斗的前途無量,此時他們列位其座,跟隨議事。特別是張貴深為榮幸,這代表他成為定國將軍核心集團一員,此事非同小可。
王鬥雖充任為東路永寧參將,不過只需三個月內上任便可,一系列善後事宜眾多,王鬥也不急於到永寧去上任。他領大軍迴轉保安州,祭拜過戰死的將士,又一口氣休息幾天後,眾人才緩過氣來。
今日也是王鬥迴轉州城第一次議事,此時他端坐黃花梨官帽椅上聽遲大成說話,雙目似閉非閉,偶爾端起身旁茶盞呷一口。後牆上,就是那副巨大的畫壁,氣象森嚴。
※※※
老白牛:
前天從南寧乘飛機到廈門,晚九點半又從廈門轉機到武夷山。昨天從武夷山坐客車回來,下午到家,處理了一大堆積存的事務,今天開始恢復更新。
很多書友說本書要太監,這種說法不科學啊。老牛己經成家立業的人,又有完本作品《回到明朝做千戶》做保證,怎麼可能太監呢?(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