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上的蔡琰美目精光一閃而過,包括其餘幾位,臺下之人自然目瞪口呆,心中不由想到,這演的又是哪一齣。
衛寧望著那絕美的容顏,秀美的眼中滿是哀傷之色,心中如針扎一般隱隱作痛,他緩緩躬身一禮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寧不敢有違古訓,亦不敢有違孝道。”說完之後,倒滿一碗酒之後,一飲而下。
糜環嬌美的臉上依舊不變,只是眼中略微紅潤起來,杏口微張的說道:“小女子尚且一杯,衛公子一杯怎能盡興。”
“說的好!”衛寧說完之後,將酒倒滿之後連飲數杯,身體開始有些搖晃起來,本身就不勝酒力,如此喝法不醉才怪呢。
糜環見衛寧如此豪飲,心中自是不忍的出口道:“不知小女子能否聽君撫琴一曲。”蓮步輕起,轉身掩面向木臺去。
此時,在場眾人好像看出點什麼了,都在揣摩衛寧與糜環的關係起來,不禁在衛寧,糜環,蔡琰三人的身影來回的看了起來,木臺上的蔡琰依舊神色如常的坐在那裡。
“撫琴,好本公子撫琴,來人拿琴來。”人借酒勢,酒壯人威,此語豪氣十足。
幾息過後,一名婢女將琴放置了桌上。雖然衛寧已有幾分醉意,但還沒到人事不知的程度,大手一甩,雙手放於琴上胡亂的試音過後。衛寧挺胸抬頭腰桿一直,一陣陣琴聲悠揚而起,前世他最喜愛的一首琴曲‘萬物生’緩緩一彈而起。藉著幾分醉意將心中的苦悶宣洩出來,犀利巧妙的手法,如夢似幻的音符交織出了一副天光雲影,氣象萬千的畫面,曲中自有飄逸灑脫的格調,又有秋葉落地的淒涼之感,大起大落之下,應有大地復甦,萬物欣欣向榮之勢。
最後一聲琴音落後,眾人猶在夢中,就連衛寧也在那閉目不語。
臺上的蔡邕看了一眼王允“不知子師兄可聽出此曲來由。”
“就連伯喈兄都沒聽出來,我怎又能聽出呢。”王允端起酒杯輕抿了一口。
“此曲應是萬物復甦,悅耳歡快之音,不知為何曲中竟似有哀傷之意,可惜,可嘆!”蔡邕搖頭說道。
王允放下了酒杯,高聲說道:“不知此曲何名,還請衛公子不吝賜教。”
本以閉目的衛寧聽到此聲之後,酒醒三分的站了起來“回大人,此曲名為萬物生,由山野之間聽聞而來。”
臺下眾人聽衛寧這麼一說,都是一副思索之色,好像沒聽說有這麼一首曲子。
“萬物生很貼切,不錯,不錯!”王允捻了一下鬍鬚,開口稱讚道。
臺上的眾女美眸皆望向那道英武的身影,就連蔡琰的美目中都是異彩連連。
“這就是你口中的那位衛公子,看來他不光武藝好,文采也好。果然有些本事,要不然也不會被甄姐姐常常掛在口上了。”萬年公主劉婉對身旁的甄姜說道。
“婉兒妹妹,你就不要取笑於我了,人家衛公子可是有心上人了。”甄姜俏臉一紅的說道。
“那有什麼,男人三妻四妾的,再正常不過了。”劉婉嬌笑道。
經衛寧獻上了一曲過後,眾人看向他的目光微微的有些變化了,不在是單純的鄙夷了。
高臺上的蔡邕看著臺下眾人的表情,一捋鬍鬚的說道:“好,那麼接下來我等就以詩會友如何,還請諸位作詩一首。”
此語一出,臺下眾人都是饒有興趣的模樣,都是一副低頭苦思的模樣。
臺上之人自是喝水休息,萬年公主和甄姜小聲的談論什麼,至於糜環則是望向身旁一側的蔡琰,很巧是的是蔡琰的一雙美目此時也看向了她,見她望了過來,蔡琰微笑的點頭示意了一下。
一炷香過後,臺下大部分的人都停下了書筆,只有衛寧還攥著筆,只是他桌上的紙張一字未寫。
蔡邕見臺下大部分人都是一副氣定神閒的模樣,將手中的書卷放下以後,開口說道:“不知道哪位才俊,先一展才華呢。”
蔡邕話音剛落,臺下眾人都蠢蠢欲試起來,有這麼多美女在側,還不抓緊表現一番,只是礙於面子,一時之間都在猶豫之中,正在有幾位想要站起來的時候,一聲不和諧的聲音響了起來“都說衛公子才氣橫絕,不知道公子是否將自己寫的詩念出來,好讓我等瞻仰一下。”董祀見衛寧一個字都未寫,陰陽怪氣的說道。
本以閉目的衛寧,睜開了泛有寒意的雙目看著董祀,這種附帶殺意的目光,董祀怎能受得了,本能的低下頭去,不在看向衛寧。
衛寧緩緩的站起身來,面色幾分紅暈,搖搖晃晃的走到中間,醉笑道:“在下吟詩作賦不會。”周圍馬上傳來唏噓之聲,幾分迷醉的眼神環視了一下四周後,繼續說道“不過小論倒是有一篇,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那些發出唏噓之聲的人,剛要出言譏諷幾句,一聽他還有下文,連忙收聲閉上了嘴巴。
衛寧搖晃的踱了幾步,朗聲言道:“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他話音剛落,一名身著青衣的青年男子站了起來,駁辯的說道“此言謬也,無千里馬,怎麼會有伯樂?
”
此時,兩邊才俊之士都望向了這名站起來的青衣男子,就連木臺上的幾位也將目光移了過來。
靠後的一排那兩名穿著樸素的年輕人又交談起來了。“文若你以為此說如何?”
“衛公子既然如此說了,必有後言。”被喚作奉孝的男子回答道。
就當這名男子還要問“為何?”的時候,衛寧的聲音又響了起來“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衛寧向著那名青衣人抱拳一禮後說道。
衛寧一禮過後,轉身走向了自己的桌前將杯中酒拿起一飲而盡,繼續說道:“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