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時間和成本的大幅度縮減使得煤炭、焦炭的産量急劇上漲,大同行省地區的煤炭價格和焦炭價格開始往下降。
與此同時,火車的一些問題也得到了改進,運輸承載量和蒸汽動力機的效率大大提升,進一步縮減了執行成本。
於是,一條從中都抵達大同行省治所所在地大同城的鐵軌鋪設計劃已經制定完成,上報中都之後得到了批準,已經準備開始建設了。
這條鐵路一旦開始執行,整個燕雲地區的煤炭價格和工場使用的焦炭的成本價格都會大大下降,這會給燕雲地區的民眾生活和工場生産帶來極大的便利。
大同行省內部的經驗表明,火車軌道鋪設到什麼地方,什麼地方的煤炭價格和焦炭價格就會下降,隨之而來的是地方需求量的猛增。
需求量的猛增會使得工場加快生産效率和生産量,這又會進一步促使技術革新的出現。
從共和二零二四年年初到共和二零二五年年中,在煤炭、焦炭、煉鋼鐵、火器製造等各多個領域中,累計出現了三十八次大大小小的技術革新,其中具備實用價值的高達二十一項。
毫無疑問,大明國內的工業革命已經初見曙光,大明國已經處在了工業革命的前夜,只待更多更有實用價值的發明出現,這將進一步把大明拉入工業革命時代。
一旦進入了工業革命時代,大明的變化將真正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實現,歷史將真正進入高速通道,開始狂飆突進,沉寂了數千年的農業時代即將迎來真正的變革。
在這個檔口,共和二零二五年的四月,第三次全國民眾代表會議召開了。
在這場會議期間,蘇詠霖正式向大會提出申請,將自己兼任的軍事部主任一職辭去,並且推薦原軍事部副主任辛棄疾就任軍事部主任一職。
這等於明明白白的告訴了所有人,五年之後蘇詠霖一旦辭職,繼承他地位的,將是辛棄疾。
對於這個答案,有些人有所預料,並不覺得驚訝,有些人沒有預料,因而有些驚訝,但是總體來看,大家對這個結果並不反感。
辛棄疾為官清廉,為官二十三年從未有過任何瀆職、貪腐的情況出現,一直潔身自好,沒有不良嗜好,工作上勤勤懇懇,思想上緊跟蘇詠霖的腳步。
更為難得的是,他功勞大,地位高,資歷深厚,性格上卻較為溫和,不管是上級還是部下,他都能與之和睦相處,並沒有什麼齟齬出現。
就算對辛棄疾成為蘇詠霖繼承人的事情心懷不滿的少數人也不得不承認,相比於其他人,辛棄疾更能成為他們所願意接受的那個人。
執行委員會的人願意接受辛棄疾成為領導者的局面。
驕兵悍將們也不反感他,因為辛棄疾有實打實的功績,且長期擔當軍事領導者的職位,也有一定的威望。
至於那個真正被全國國民所接受的存在,他並不願意繼續自己的統治,這也是大家無可奈何的事情。
而把軍事部主任的職位交給辛棄疾顯然只是一個開始。
之後的歲月裡,蘇詠霖雖然名義上還是大明的最高領袖,但是他已經把複興會主席的職位和主管工部的職責都交給了辛棄疾。
共和二零二七年年末,蘇詠霖把自己最後的權力——執行委員會的一票否決權交給了辛棄疾,實質上退出了一線決策圈子。
那一天,辛棄疾很是激動,但也很是傷感,一個新的時代來臨了,一個舊的時代遠去了。
但是如果沒有那個人主動的退出,新的時代根本不會來臨。
“您就這樣把如此重大的權力交給我了嗎?”
大雪紛飛之際,辛棄疾為蘇詠霖拂去了肩頭的積雪,溫和的詢問。
“我已經沒有不把這些權力全部交給你的理由了,你已經是一個合格的領導者了,我對你最後的期待,就是永遠不要忘記你為什麼要跟隨我,以及,你的理想。”
辛棄疾站在蘇詠霖身邊沉默了一會兒。
“濟南城的那個晚上,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那就行了,你沒有忘記你的來路,也就自然不會迷失道路。”
蘇詠霖笑了笑,握住了辛棄疾的手,緩緩道:“今後兩年,還有你的兩個任期,大明國該如何前進,將主要取決於你的意志,在那之後,不管你願不願意,我都會帶著你們一起走,記住了嗎?”
辛棄疾笑出了聲。
“記住了,我絕不反抗。”
“反抗也沒用。”
蘇詠霖哈哈大笑道:“因為只要蘇詠霖活著,他就戰無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