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泉州的複興會團隊做的非常好,而廣州的複興會團隊卻做不好?
他們的不作為和失職,是否也顯示出了朝廷吏部和中都複興會組織部在選人方面的問題呢?
這些事情自己並沒有聽說,也沒有得到有意義的報告。
天網軍設定在當地的行動組到底是沒有注意到,還是把過多的精力都放在對外收集情報,而忽視了對內的偵查工作?
種種問題從表面上來看不過是一個州的政務推行不暢,但是從蘇詠霖的角度來看,那就是從中央到地方,從官府、複興會再到天網軍三個層面上的問題。
是全面的問題所在,不單單是某個人的問題。
看起來,這數年間他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具體事務上而不是各機構的執行方面,已經使得某些小問題變成了大問題。
蘇詠霖當場沒有雷霆震怒,也沒有說自己要做什麼,而是假裝將此問題輕輕帶過。
他打算給他們最後一次機會,看看他們能不能警醒自身。
同時也要觀察一下到底是哪些人認真辦事,哪些人濫竽充數,哪些人真的學到了東西,哪些人心懷不軌。
自上次大清洗過去數年之後,某些人又開始懈怠了,某些人覺得有機可趁,又開始蹦達了。
全國的官員幹部隊伍裡,有一些人可能從來就不是什麼理想主義者,只是風雲際會稀裡糊塗,他就混入了隊伍裡面。
蘇詠霖開始暗暗打算,但是明面上,他只是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和對廣州官府、複興會組織的督促,要求他們做出檢討。
頗有些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感覺。
但是這並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數日之後,整頓了一下自己掌握的一些訊息,蘇詠霖再次開啟了會議,提出了自己對這一問題的其他角度的看法。
“我不知道你們是不是注意到了這件事情的另外一個特殊的角度。”
蘇詠霖開口道:“嶺南地區本來開發就晚,人口也不多,實際上不管是農業人口還是商業人口,都是不足的,總體來看,商業人口更加不足,難得有那麼多願意做生意願意出海的商業人口,為什麼要限制他們?
反正咱們也是要大搞海貿的,強行讓嚮往海洋的他們回去耕種土地,只會讓他們不滿,天下永遠也不會缺少願意耕種土地的人,但是敢於想著大海揚帆起航的人,卻並沒有那麼多。”
蘇詠霖從另外的角度思考問題,發現了這群廣州市民們的可貴之處。
他並不打算將他們全部強制趕回到土地上做農民,而是打算發揮這群人的長處。
在他的計劃裡,是要建立一條相對穩定的大明國自己掌控的通往外國的商業航道的,這條航道自然需要很多的海外聚居點,海外聚居點需要人常駐。
這不就是最合適的一群人嗎?
不僅是他們,還有泉州、杭州的一部分人,也對海外有著莫名的嚮往,是這個年代極為少見的擁有“海洋之心”的大陸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