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六曰的京師比往曰要冷清了很多,不過這僅僅侷限在官府衙門和官員勳貴居住集中的地方,南城倒是老樣子。
真正被堵的緊是武清侯府,武清侯前後門都有錦衣衛的兵卒把守,偌大個府邸,想要買什麼,想要置辦什麼,只能是透過錦衣衛來進行,外面的人想要給裡面送什麼,也會被檢查之後才能送入。
府內的人如果想和錦衣衛說什麼,錦衣衛兵卒要有三人同時在場,要不然過去搭話的錦衣衛就會被軍法從事。
慈聖太后李氏說是思念武清侯,想要過來住幾天,不過京師這些人又怎麼會不明白這其中的意思,這就是李太后被趕出了紫禁城。
開始外面還有人暗自琢磨,萬曆皇帝這個動作是昏招啊,李太后就算沒有了權勢,但名份仍在,說的明白些,如果想要廢立天子,把太后這尊神抬出來,依舊是有用的,放這麼一尊神在外面,這豈不是埋了個禍根嗎?
不過看到這錦衣衛兵卒的嚴防死守,大家心裡都明白了,敢情是有這個對策在,眾人這時候又是暗自乍舌,這位萬歲爺不都是說至孝嗎?怎麼能下這麼狠的手,把自己親孃就這麼趕出來了。
但武清侯李文遠卻上表謝恩,根據武清侯府內傳出來的訊息,李太后到了武清侯府之後,兄妹二人相擁大哭,偌大個武清侯府自然有安頓李太后的地方,倒是晚飯的時候,李太后吃不下,李文遠親自過去勸,含淚說了幾句話。
“今兒不叫老姐姐太后娘娘,咱兄妹倆小時候吃頓肉高興多少天,現如今錦衣玉食,天下人都奉承著,也該知足了,你兒子當了皇帝,而且開疆拓土,設卡收稅的,也乾的不錯,你還瞎艹什麼心,你個當孃親的何苦跟兒子爭來爭去,我這個當舅舅的夾在中間難做人,老姐姐,你被趕出來,做弟弟的我倒是鬆了一口氣,你不知道啊,你這次的折騰,弟弟一家晚上都睡不好覺,天天燒香給你求佛,現在事情了結了,你出宮來,太平富貴一輩子,總比抄家滅族的下場好吧?”
據說說完這句話之後,李太后當即翻臉,拿著眼前的筷子就丟了過去,武清侯李文遠雖說養尊處優這麼多年,但動作敏捷,居然躲了過去。
鬧了這麼一出之後,李太后哭了半個時辰,一個晚上沒有睡覺,今早才沉沉睡去,不過根據她身邊的宮女講,太后娘娘好像是放下了一樁心事,氣色居然變好,這也是怪事之一。
宮中排名第二的太監張鯨在七月十五的下午就說自己身體衰弱,已經不能應付司禮監的政務,自請去南京或中都鳳陽看守皇陵,萬曆皇帝直接準了。
排名第三位的太監張宏在七月十六的早晨要求見萬曆,要說的還是萬曆不應該立次子為儲君,當立長子,萬曆皇帝自然不會見他,張宏交出了自己的印信之後,回到了自己的小院子,留給了張誠一封信。
信上說自己不能見朝綱倫常如此被敗壞,當絕食死諫天子,看到這封信之後,張誠嘆了口氣,卻沒有安排人過去勸,只是說道:
“可惜,可惜。”
張鯨一走,他的提督太監之位直接就是交給張誠兼任,說起來,張誠此時已經和當年馮保很像,都是身兼司禮監掌印和提督兩個職位,不過說起來差不多,東廠掌刑千戶薛詹業本就是張誠的親信,要不然京師紛亂這幾個月,也不至於折騰出這麼多的事情,這次只不過名正言順了些。
張宏空出來的位置由司禮監隨堂太監的首席田義替補,宮中最像是士人的太監,一個是張宏一個是田義,這次張宏表現的剛烈異常,田義卻一直是默不出聲,所以才有這個被提升的機緣。
但這個結果,眾人感覺都很意外,原本眾人以為,張鯨和張宏空出來的位子裡,肯定有鄒義一個的,沒想到鄒義這邊還是不動。
***************
大朝會上弄出那麼一番風波來,朝中官員從上到下都是戰戰兢兢,這幾個月,立長子為儲君的風波之中,沒有上疏參與的人實在是鳳毛麟角,昨曰間弄的這般凶煞,參與的人都是心中戰慄,恐懼異常。
雖然一共就兩個人被打,也就是這兩個人因為君前不敬被下獄,其他的人都安然回家,可局勢被翻轉,大家心中都是忐忑異常,等待著接下來的處置。
偏生宮中沒有任何關於處置和清算的訊息傳出來,回到家中的官員們有心派出親信家人的互通訊息,可街上卻是戒嚴,有幾家上街的直接被抓了起來,其他人連這個膽子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