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平安道鐵山洞(“洞”是個行政單位和大明這邊的村鎮類似)附近有條東西向的道路,通往大明,以往這個季節頗為忙碌,都是去鴨綠江那邊做工和販賣的人,也有附近的農戶來道路上做點小生意。
不過今年這條道路卻冷清的很,道路兩邊的村落都沒有了人煙,有的逃進了山裡,有的則是被倭寇的大軍擄去。
鐵山洞靠著鐵山,本就是林木茂盛的丘陵山地,沒了人煙,有的動物居然都大搖大擺的跑上了道路。
儘管此時是九月下半,朝鮮很多地方都已經下過了第一場雪,路上還是能見到狍子之類的動物,這種很像是鹿的動物儘管被稱為“傻狍子”,可實際上非常警覺,一有風吹草動就會逃走。
有狍子剛要走過路,卻聽到前面馬蹄聲響,急忙的轉頭就跑,極為敏捷,路兩邊的草都是齊腰高,那狍子跑了幾步,卻又是轉向,向著道路跑去,這狍子剛要跑過這道路,一聲急響劃過,那狍子脖頸處已經中箭,狍子也是栽倒。
“好彩頭,今晚可是有口肉吃了!”
三名騎馬的獵戶在那狍子面前停住了,一人大笑著說道,另外一個人跟著笑道:
“可惜沒帶著高粱燒,要不然有酒有肉的,這可是滋潤的很啊!”
這幾個人身上斜披著皮袍,皮帽子扣在頭上,挎著弓箭,在馬鞍一側還有刀斧,獵戶那裡有這樣的裝備,那弓箭分明是軍弓,刀斧也不是百姓家的做活工具,這幾個人口音都是遼東軍話,如果有人熟悉些的話,就能夠認出這就是所謂的“夜不收”,各家的精銳騎兵,用作哨探用的,往往能讀力出擊。
那兩個人大聲談笑,其餘一人卻皺眉說道:
“你們小點聲,再向前一天可是有萬把倭寇在的,誰知道會不會有倭寇的哨探”
“咱們過來都快三天了,連朝鮮人都沒看到幾個,那來的倭寇,沒準都窩在城裡烤火呢!”
另外一人滿不在乎的說道,其他兩人都跟著搖頭笑,突然間颳起一陣風,路兩邊的草都被吹動,實際上說是路,現在路上也都是枯黃的草,只不過比不上路兩邊的茂盛而已。
眼下也是深秋,風起本來平常,先前大咧咧說笑的那個人卻是轉身張弓搭箭,怒喝一聲:
“那草裡有人!”
“嗖”的一聲響,利箭直接射入草叢,其他兩人也都是準備,草叢中果然發出一聲慘叫,卻有三個人慌不迭的站了起來,看他們三個的打扮赫然都是朝鮮本地農戶的裝束,在那裡驚慌的擺手大喊。
遼寧進入朝鮮的夜不收多少也懂幾句朝鮮話,能聽懂那邊喊的是什麼“我們是百姓良民”之類的,這幾個農戶神色驚慌恐懼,可其餘兩名大明的探馬根本沒有理會,手中弓箭已經是射了過去。
又有兩名朝鮮農戶慘叫著倒地,另外一名農戶愕然,馬上卻反應了過來,在懷中一抹,有什麼東西向著這邊甩來。
最先射箭那人慘叫一聲,一隻手臂卻是垂下,怒罵道:
“是飛鏢,果然是倭寇的探子,快去抓他,這混賬藏在草裡跑了!”
那邊人已經是不見了蹤影,估計是藏身在草叢之中,這邊剛說了沒多久,卻聽到正對路邊的草叢有響動,那個方才的“朝鮮農民”手持一把直刀貓著腰從草叢中鑽了出來,那胳膊上中鏢的人還沒反應過來,卻被這把直刀直接刺入小腹,大喊一聲翻倒在地上。
可臨死的時候,手緊緊抓住了對方,他的兩名同伴怒吼著抽出刀斧,將那個探子砍翻在地上。
小腹中刀,人未必立刻死,可送回鴨綠江畔的營地,人卻未必能支撐了,中刀的那人發狂一樣的大吼,他的同伴也明白怎麼做,索姓給了他一個痛快。
搜尋那幾名“朝鮮農民”的身上,果然發現了武器和暗器,這就是那些倭寇的密探,變裝成朝鮮人的摸樣在各處伏擊大明的探馬,刺探軍情,這些人以為偽裝成朝鮮的百姓,最起碼大明的兵馬不會濫殺,可遼寧那些夜不收什麼時候在乎過百姓怎麼想,在大明的時候或許還有些估計,在朝鮮更是放縱,直接就動手了。
何況光天化曰之下,幾個人隱藏在路邊草叢之中,這樣的朝鮮農民本身就充滿了這樣那樣的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