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說的眾人都是笑了起來,李虎頭在那裡故作老氣的搖頭感嘆:
“不過都是些商隊請的護衛保鏢,從前我跟我老子在薊鎮的時候,在草原上咱們大明的商隊被搶的不少,怎麼才幾年的功夫,就成了咱們搶別人呢!?”
他也知道原因,不過是想讓譚將多說幾句話,譚將興致很高的解釋說道:
“無利不起早啊,看著那麼多財貨擺在眼前,只要動刀子就能拿回來,誰不動心,再說了,老爺這邊又給了他們鎧甲火器,又有咱們的老兵在裡面做骨幹,草原上那些韃子說是騎兵,平常不就是放牛放馬的牧民,怎麼能和商團那些整曰舞刀弄槍的漢子比。”
大家都是說的興高采烈,但很少有人想到一件事,從前在草原上行商的漢人難道不知道那些是財貨饞人,為什麼不敢動手去搶,反倒是憋屈的被別人欺凌,這個很少有人能想明白,王通也不會和他們挑明。
說完這個話題之後,距離敵陣也不太遠了,可大家卻不知道說什麼,王通也覺得有點焦躁,他轉頭吩咐了親衛幾句,親衛立刻騎馬離開,不多時卻是孫鑫趕了回來。
孫鑫如今已經是團總,身材依舊是所有將官中最魁梧的一個,導致他騎的馬匹都是特意從西域買回來的大馬。
“孫鑫,我心不安靜,你笛子都是隨身帶著,吹一曲給我聽吧!”
誰也沒有想到王通說這個,孫鑫會吹笛子,這個倒是虎威武館中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而且在外行軍,孫鑫還特意打造了個銅製的笛子,價格不便宜,算是作為軍將不多的特權。
孫鑫、李虎頭一干人,在虎威武館就和王通相識,後來做親衛,在虎威軍中又是這麼多年,很少見到王通會有這樣的表現,在大戰之前,居然想聽笛子吹曲平靜心神,驚訝歸驚訝,不過也不是什麼大事,孫鑫笑了笑,從褡褳裡取出了笛子,略微擦了擦,開始吹奏起來。
笛聲悠揚,這法子果然有效,王通有點煩躁的心緒也是平靜了下來,上萬人的大軍行進,這個笛聲算不得什麼,也就是靠近王通周圍的人才聽得清楚,大家都是沉默下來。
慢慢的,這個沉默好像是傳染一樣,行進間,只剩下了腳步聲和步點鼓的聲音,悠揚的笛聲微弱但清晰的迴盪在佇列之中。
直到尖利的號聲響起,鼓聲急促,大隊停駐,戰場到了。
*******************
軍佇列陣對峙,在這個時代一般是三百步左右,而在虎威軍這邊則是五百步甚至六百步更多,這是和火炮的射程有關。
大軍停下,用馬匹拖拽著的火炮開始向炮位上移動,孫鑫的笛聲也是停止,在馬上向王通施禮,然後回到了自己的隊伍之中。
一個個團落位,傳令兵不斷的將訊息告訴王通,騎兵也是如此,王通卻在看著正前方的戰場,戰鬥已經是開始了,偵騎已經和女真人的騎兵開始了戰鬥,這樣的戰鬥是大軍交戰中的前奏,對戰局沒什麼干礙,更多的類似於一種個人技藝的展示,騎兵和騎兵之間用弓箭對射,或者靠近了用刀槍拼殺。
在這個時候,虎威軍的軍將並不強令自己的手下肅靜,為搏殺的騎兵喝彩,也是一種提振士氣的手段。
實際上,各軍的精銳騎兵在這樣的搏殺中絲毫不吃虧,他們也都是精選出來的強兵,裝備上不比虎威軍的騎兵遜色,但這些騎兵一個有十幾萬軍兵的邊鎮裡,可能才不到兩千人,能跟著過來的,都是精選中的精選,當然強悍。
女真騎兵沒有佔到便宜,一個個的被殺下馬來,還有的明軍騎兵有意在大軍前賣弄,看到調轉馬頭逃跑的建州騎兵,自己停下坐騎在馬上張弓搭箭,一箭射中敵人,看著前面的韃子從馬上栽下,總能在己方獲得更大的喝彩聲。
噹噹噹的鑼聲響了起來,女真人想來也不願意這麼士氣低落,收回了自己的騎兵,王通笑了笑,也是傳令說道:
“讓騎兵們回本隊,讓他們主將口頭嘉獎,帥帳這邊出銀子犒賞!”
傳令兵去了,戰場迅速的變得空闊,王通這邊並不急著動手,隨軍的輜重營民夫用木架搭起了三個望樓,佈置在大軍環衛之中,在這樣的平原地形之下,敵人的突襲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邊木樓架起,瞭望的兵卒剛剛爬到半途,卻聽到對面的號角聲響起,爬在架子上的兵卒回望,卻看到女真陣列中一排排的櫓車推了出來,幾乎是完全遮蔽了陣線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