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交戰,大軍正面對決,派偏師攻擊敵人的側翼,在突然的狀態下很容易擊破敵人,收到奇效,畢竟大軍佈陣,側翼是最難防護的一邊。
東虜女真這一次雖然打的堅決,可畢竟是以少打多,想要出現奇蹟翻轉,就必須要用點這樣出其不意的戰術。
李成梁多年為將,也明白女真人堅壁清野封鎖訊息是為了什麼,肯定是讓自家沒辦法得到太多訊息,到戰場上的時候猝不及防,女真對外宣稱是萬餘,在眼下這個情況下,肯定還有多餘的力量。
遼鎮大軍早有預備,女真這一支偏師出現,遼鎮在側翼的步卒立刻是“潰散”,但這個潰散是有序的,放任敵騎衝入。
在東虜女真騎兵衝入陣型之後,明軍又是合圍,火器、弓箭齊齊的招呼上來、什麼三眼銃、迅雷銃、鳥銃、虎蹲炮之類的一起開火。
這等火器實戰中用處不大,施放的明軍往往在射程之外就亂放亂打,敵人靠近了,自家不是彈藥用光就是槍管發熱,但距離近了發射,總有殺傷,明軍這次有備而來,都是在射程之內打。
一時間火器亂響,硝煙瀰漫,射擊效果極好,建州女真的騎兵慘叫著從馬上摔下,馬匹也在這硝煙和亂響中受驚亂動,將人從馬上摔下來踩踏。
不過蠻子到底是蠻子,吃了這麼大的虧,一干人居然能在原地調轉方向,還是聚做一堆衝了出去。
從開戰到現在,攻防女真的工事沒賺什麼便宜,反倒是在這次側翼的攻防中殺傷最大,女真一下子有了四百餘的死傷,看著模樣,最起碼死了兩個牛錄。
這個訊息立刻被李成梁下令通報全軍,遼鎮大軍士氣大振,而女真人那邊明顯是有些壓不住了,看得出,他們將寶壓在這側翼襲擊上,這一次不成,打擊不小。
所謂困獸猶鬥應該就是描述這樣的狀態,守備營地的女真兵卒猛地發力,將正在攻打的明軍打了回去,然後開啟了營門,一下子有四千餘人的隊伍衝了出來。
在遼鎮的判斷中,自家大軍來到,東虜女真不說望風潰散也要小心翼翼,不敢有什麼冒失的舉動,沒想到對方真敢在正面戰場上撒開了打。
這四千餘人的隊伍外圍的人都是穿著棉甲或者鎖子甲,裡面的人也都是穿著豬皮甲,手中大刀長槍,看得出是建州女真的精銳步卒,他們衝出來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遼鎮總兵大帥李成梁的中軍。
這個時代的戰場上指揮官觀察戰局只能是依靠目測,各處的稟報都不能作為直接的參考,所以一軍主將往往距離前線非常近,李成梁實際上距離女真人工事的邊緣也就是五百步左右。
衝出來的這支女真隊伍意圖雙方都能明白,將李成梁所在的中軍沖垮,能擊殺李成梁那自然最好,如果做不到,能逼退李成梁,帥旗退,大軍必然退,現在方方面面都是壓上,建州部這邊也快支援不住了,逼退明軍,最起碼能有個喘息的機會。
李成梁早就判斷到了這個動向,他在中軍之地,一是為了指揮,二則是為了誘敵,以遼鎮將門集團的水平,前線指揮李成梁的幾個兒子和馬林都完全可以做。
判斷是判斷到了,但李成梁發現自己對女真人的估計還是太低,這四千餘名女真士兵驍勇非常,很快就是衝破了第一道防線。
準確的說是擊潰了明軍在工事前的部隊,能在這個時候出陣,而且目的是衝擊遼鎮明軍的帥旗中軍,這已經有了必死的決心,明軍則是士氣大振,又是在壓迫姓的攻擊,心情難免有些鬆懈。
而單論兵卒的素質,東虜女真甚至還有所勝之,最起碼自萬曆十年開始,建州女真就一直在和方方面面打。
最前面的明軍崩潰了,督戰統領的李如樟右肩被射中一箭,本來李如樟穿得是虎威板甲,這一箭應該被擋下,可為了所謂大將風度,弄個猩紅大氅披著,卸去了板甲的護肩,結果是被人射中,親兵簇擁著退了下來。
步卒不堪戰,被趕羊一樣的向後攆,女真人的打算也是中規中矩,讓潰散的明軍步卒最起碼衝亂中軍,不過李成梁這裡也做好了準備,中軍和兩翼之間有空隙,就是讓潰卒從空隙中走,然後他身邊集中了近五千的家丁騎兵,準備給敵人痛擊。
潰卒被督戰隊砍殺,被衝過來的家丁騎兵砍殺,很快就是散去,但女真蠻子此時居然不停,看著前面優勢於自己的部隊衝過來,他們還是迎上去。
觀陣的遼鎮軍將此時都是驚歎了,建州女真果然了得,居然在這樣的戰鬥,向前推進了快有三百步,隊形還是聚合的這麼完整,而且如此的悍不畏死,已經有人在琢磨,此戰得勝之後,自己要招納些女真人。
還有心思便捷的人想到了女真為什麼不退反倒是迎上來,現在要退,必然是給遼鎮的騎兵精銳拉開空間,讓遼鎮騎兵可以發力衝鋒,而就這麼推上來,潰卒實際上成了緩衝,騎兵衝不起來,雙方可以儘可能的拉近距離,陷入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