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在這裡稱雄的是朵顏三衛中的泰寧部,但泰寧部因為被遼鎮的持續打擊已經是衰弱異常,拿不上臺面了。
總體來說,這邊的女真各部和蒙古各部在明面上是尊奉大明為正統,也恭順的稱臣,實際上各個部落都是以遼北和遼西草原上的蒙古大部落作為宗主,現在科爾沁汗王的命令可以在白山黑水之間通行。
在這些部落中,有一個衛算是奴爾幹都司中相對強大和富庶的,這個衛叫做建州衛。
說起部落這個詞,大明的許多讀書人腦子裡立刻想起了萬里草原,低頭見牛羊的遊牧景象,實際上,在關外的大部分女真部落都是從事農耕和漁獵,他們養豬種地,捕魚打獵,和關內的農民相比,他們因為捕魚打獵得到了許多軍事化和半軍事化的協作和訓練。
建州衛也是在做這些,但和其他衛所不同的是,建州衛的商貿特別發達,因為他的位置太有優勢了。
建州衛和大明以及高麗都是相鄰,高麗和大明的貿易部分都是由官方的朝貢使團完成的,但這個使團被高麗國內的貴族官僚把持,在大明京內也是和豪商權貴們貿易,民間很少能夠分潤。
但高麗貧瘠,對外貿易所得的利潤對民間來講是極為重要的,就有許多高麗民間的商人想了別的法子,去往建州衛貿易,透過建州衛向大明的販運。
久而久之,建州衛成了一個貿易中轉站,而建州衛的女真各部從事商貿的人也是越來越多,有人從北邊和東邊各處收購來山貨和特產,在建州衛這邊販賣給大明的商人,取得利潤,也是富庶異常。
因為富庶,所以建州衛比起其他部落來強大許多,而且還分出了三個衛來,這個奴爾哈赤就是建州左衛的指揮。
****************
錦衣衛在蒐集京師要地的情報還算得力,對於邊疆各處的蒐集就不那麼用心了,但勝在積累,想要找相關的資料還是有不少,而且錦衣衛可以在其他地方調集,這個也是優勢。
經歷司侯真在第二天的時候差不多就將相關的文件資料調集齊全,他其他衙門討要資料的時候並不只是針對遼鎮和建州衛那邊,其他人也很發現他的用意和目的,而且在遼鎮邊塞值守的錦衣衛沒有找到,三江商行這邊倒是找到了幾名經常去往那邊的行商,一併介紹了過來。
王通在拿到了文卷之後,第一天還在府中,第二曰卻是去了李文遠的值房,治安司的值房單設在南街一帶,有李文遠專管,都是王通最嫡系的人馬,這裡是最放心的所在。
建州衛那邊的事情很複雜,而且典故多多,實際上,這個名字出現在王通視野之中,讓王通頗為意外,王通想要儘可能詳細的瞭解。
建州衛富庶,建州女真各部也跟著驕橫,蒙古各部經常去往大明劫掠,他們也是跟隨,或者私下裡小股行動。
可遼鎮的邊兵同樣是兇悍,等到李成梁稱為遼鎮總兵之後,遼鎮的邊兵更加的不可一世,然後這搶掠燒殺就反了過來,遼鎮邊將經常去往建州衛一帶劫掠,有時候砍殺首級作為軍功。
外族部落就是在大明弱的時候兇如虎狼,大明強的時候則溫順如羊,建州各衛所在這個時代對遼鎮都是恭敬的很。
建州右衛指揮使反叛,建州衛的女真貴家都是盤根錯節,互為姻親,這建州右衛的指揮使就是奴爾哈赤的外祖父,既然反叛,遼鎮總兵李成梁自然要派兵剿滅,這等衛所最多也就是動員起一千五百男丁,如何能抵擋住遼鎮的精銳,建州右衛的城寨被攻破,為首的幾名叛將都被斬殺。
這位建州右衛指揮使的兒子逃進了建州左衛的城寨,建州左衛就是奴爾哈赤那邊了,舅舅跑過來,奴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自然要收留,實際上這等女真部落的反叛,彼此之間都是互通聲氣,一家反,另一家不打出名號,卻未必是不幫忙。
這樣的城寨,在李成梁的眼裡不過是芝麻一樣的事情,敢於收留叛將,自然是一併剿滅了利索,結果建州左衛的城寨也被攻破,奴爾哈赤的父親和祖父也在戰鬥中被殺,奴爾哈赤和他的兄弟舒爾哈齊都被俘虜。
女真各部的貴家子都有去遼鎮給李家做親兵僕役的習慣,算是質子的一種,這奴爾哈赤當年就是在李成梁門下的一名家僕,也算是在遼鎮中有些舊相識,他被俘虜帶回遼鎮途中,就被人放了出去。
逃回女真之後,走投無路的奴爾哈赤兄弟糾結了從前的部屬,開始打家劫舍,也是時勢造英雄,奴爾哈赤的勢力迅速的膨脹起來,到了如今,建州衛各部大部分都已經被他征服了下來,奴爾哈赤也成了一方勢力,可以做下來和遼鎮的邊將談談條件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