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天府這麼一意查案,外面這些人在宮外煊赫的很,怎麼都壓不住,還要聚在這邊來?”
寫字宦官遲疑了下,那邊張宏卻先反應過來,開啟本摺子圈了幾筆,低聲說道:
“想必是張公公手下那個治安司了,怪不得要聚到這邊來折騰,管不得,管不得啊!”
宮內各處,對治安司這個衙門頗為冷淡,一是名不正言不順,二來卻是被張誠牢牢的抓在手中,別人伸不進手去,這背後則是天子了,如今宮內宮外都是太后娘娘最大,大家還是保持些距離的好。
大家聚齊了來這邊,本就是快要中午,朝會進行的差不多,張宏出去說話沒過多久,司禮監的幾位都已經回來。
在張宏面前,眾人能說幾句,在馮保和張誠跟前,大家卻不敢那麼放肆,都是齊齊躬身見了禮。
不過這時眾人又都遲疑了,誰都能看到司禮監幾位臉色都很差,難不成是下面聚眾哭告的事情惹怒了馮公公和張公公。
眾人遲疑,監督太監林書祿卻緩步向前,深深一揖,肅聲說道:
“馮公公,宮中不寧,若不今早平息,我等眾人必有禍事臨頭。”
馮保進了院子看到眾人明顯一愣,眾人遲疑沒有上前,他這邊卻在想別的事情,似乎走神的樣子,被林書祿這麼一說,才反應了過來,聽到這話,眉頭挑了下,卻直接轉頭說道:
“張誠,去和你那邊的人招呼一下,這般雞犬不寧的折騰,於內於外,都是顏面有損,適可而止吧!”
眾人面前說這樣的話,等若是當面折損,在場的眾人都愣了愣,也不顧得失禮如何,齊齊的看向張誠,卻沒想到張誠也是若有所思,只是點頭答應了句“是”,眾人愕然,卻看到司禮監參加朝會的一眾人都是進了值房。
大家都是宮內頂尖的角色,對這般的情勢自然判斷的明白,大太監們進了屋子,不多時有寫字宦官出來說道:
“事務繁忙,請各位公公各回本職,有事再行傳喚。”
寫字宦官說的恭敬,不過逐客的意思大家明白,今曰氣勢洶洶前來,所求的事情似乎有了結果,張誠也應了,可各監司衙門如今關心的事情卻不在這上面,讓馮保和張誠都憂心忡忡的事情會是什麼,朝會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諸位太監、少監彼此知會了聲,各自心照不宣的散了,一離開司禮監的院子,他們雖然在回返各自的衙門,手下的親信卻開始到處打聽了起來。
按照慣例,朝會上發生的任何事都不是秘密,午飯前,各處都知道了訊息。
“安排李文全去三大營做副將的安排被張閣老給否了。”
所謂京營在嘉靖前是十二團營,嘉靖時改為三大營,由文臣總領,宦官監軍,各級軍將由勳貴充任,三大營一共四個副將,都是伯爵侯爵,又有餉銀空額,軍備差價的油水,是勳貴們一等一的去處。
而且對勳貴們來說,若有什麼抬舉升任的,總要有個形式上的功勳,去三大營做一段,到時候也有理由說辭。
這李文全從前沒有擔任過什麼實職,現在也沒有什麼爵位在身,張閣老此舉倒也合情合理,文官們常作這樣的事情,沒什麼稀罕。
可李文全是武清侯李偉的兒子,是當今慈聖太后娘娘的親弟弟,這是天下最頂尖的皇親國戚之一,張閣老居然就這麼否了……接下來會如何,天知道。
***********“草原上正是不寧之時,三大營需要得力武臣充任,哀家知道張先生的用心,不必說什麼了!”
李太后這般說話,卻是面沉似水,馮保和張誠對視一眼,都是躬身,李太后卻轉了個話題說道:
“今曰宮中鬧哄哄不像個樣子,張誠,你是宮內當差的人,要分清裡外,這麼追查下去,你什麼居心!”
李太后神色俱厲,張誠慌忙跪了下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