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知道了,等下就去回覆娘娘那邊。”
張誠躬身領命,直起身的時候卻禁不住皺了皺眉頭,西苑那邊鬧的越來越不像話,前段時間有不少工匠在西苑內修修補補,據說還在宮外幾家大酒樓請來了大廚。昨曰還聽過什麼宮女賄賂孫海身邊親信,要進西苑的。
聲色犬馬,各項手段齊出,又請來宮外的此中高手,真是把萬曆皇帝完全吸引在那邊。
天子是內廷的天子,是大家伺候的萬歲爺,你孫海一個人如此親近這是作甚,不過張誠不準備開口說什麼,誰要是勸諫或者對孫海做什麼,必然會讓萬曆皇帝煩躁甚至是憤怒,何必觸這個黴頭。
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已經私下裡說過幾句不滿的話,張誠也聽過外面的傳聞,內閣首輔張居正也曾說過“此舉並非正道”。
現在大家一方面礙著仁聖太后陳娘娘的面子,一方面不願意得罪萬曆皇帝,都在冷眼旁觀罷了。
看著萬曆皇帝拿起第四個摺子,張誠連忙說道:
“萬歲爺,這摺子是慈聖太后娘娘看過的,特意讓奴婢叮囑下萬歲爺。”
張誠說的輕聲,不過“太后娘娘看過”“特意叮囑”這兩句話讓萬曆皇帝皺了下眉頭,但也對那折片產生了興趣,拿來開啟,出聲讀道:
“奴婢御馬監提督林書祿奏呈,勇士營與四衛營乃內廷禁衛,須時時精強,然各營兵丁艹練曰久,雖戰技精熟,亦有年長老卒……為禁軍戰力,為體恤忠勇……”
讀了幾句,萬曆皇帝把折片丟在桌子上,開口說道:
“不就是裁撤一批老卒,招募新兵,弄得這麼大張旗鼓,這些事母后那邊不言語莫非寡人就不準了?”
張誠遲疑了下,沉聲說道:
“萬歲爺,奴婢倒不覺得御馬監的禁軍需要吐故納新,老兵用的熟了,倒未必不如新兵……”
“既然母后都已經看過,難道寡人這邊還能不準,張伴伴你說這個又有何用,司禮監批了,去尚寶監用寶就是,王通好不容易給寡人送了些銀子入宮,這一個個的都在琢磨著花錢,這時候倒勤勉了。”
“萬歲爺……”
張誠還要再說,萬曆皇帝卻站起身來,笑著說道:
“看著天也黑了,張伴伴在司禮監那邊還有不少差事要辦,就先去辦差吧,朕有小亮伺候著就是。”
疲倦焦躁了一下午的萬曆皇帝這時候的精神狀態突然好了起來,臉上都帶著笑意,張誠想要說話,不過心裡嘆了口氣,還是沒有出聲,走到書案前施禮告辭。
走出門之後,侍立在門外的趙金亮剛要拜下,就被張誠一把抓住,低聲告誡道:
“跟好了,盯好了!”
趙金亮緊閉著嘴,重重點頭。
************
“萬歲爺,鶴臨軒的口味如何?”
“不錯,朕也去過石馬巷那邊的福壽樓,那裡做的已經比御膳房要味美精緻,沒想到這鶴臨軒卻更勝一籌,的確不錯。”
聽著萬曆皇帝的品鑑,邊上伺候的孫海笑著說道:
“鶴臨軒的大廚當年高肅卿府上的,高肅卿致仕回鄉,這廚子留下來,在京師開了這鶴臨軒,每天只做兩桌的席面,架子大得很,奴婢請他來,還真是費了點功夫呢!”
高肅卿就是高拱,張居正的前任,隆慶朝的首輔,剛直有才,但頗為粗疏,萬曆登基時候,他曾對來宣旨的宦官說道“小小孩子,知道什麼是聖旨”,結果被張居正抓到把柄,李太后也認為高拱眼中目無君上,被逼致仕回鄉。
萬曆對高拱沒什麼好印象,聽孫海這麼一說,僅僅是“哦”了聲,孫海也注意到了萬曆皇帝的情緒變化,打了個手勢,有一名宮女送上來一個高腰銀酒壺。
一直在桌旁伺候的趙金亮湊上前,拿著一根新銀筷子在酒壺中蘸了下,然後放入口中。
過了會,趙金亮點點頭,孫海才笑著給萬曆皇帝面前的玉杯斟滿,酒色如同紅玉,鮮亮異常,滿屋子異香瀰漫。
“萬歲爺,這是番人僧侶用葡萄釀成的美酒,尚膳監那邊在裡面加了合歡和冰糖,去了苦澀,入口極美,更有種種妙用,請萬歲爺品嚐。”
萬曆皇帝端起酒杯淺嘗一口,閉目微品,點點頭,整杯一飲而盡。
邊上的孫海滿臉笑意,躬身說道:
“美酒配歌舞,最是享受,請萬歲爺移駕雲中閣。”
萬曆皇帝笑著起身,不遠處絲竹已經悠然響起……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