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南街這處,正經吃飯的地方只有振興樓這一處,家境殷實不等於能隨便進酒樓來消費,但街道上那些小販提著竹籃包裹販賣的吃食,稍微講究點的人不是覺得味道粗劣,就覺得不太衛生。
南街這邊又靠近皇城,許多房舍宅院都是這幾十年才蓋起來,逛街的這些人住的地方離這邊都很遠,飢腸轆轆的走回去吃,也實在難為腿腳。
臨近中午時分,在南街的兩端各站了幾名漢子,每個人手中拿著一疊紙,看到穿著還算體面,二十歲到五十歲之間的男丁,就把手中的紙片塞過去,同時笑容可掬的大聲介紹說道:
“美味館今日開業,十文吃飽,二十文吃好,乾淨放心,請各位客官賞光。”
那紙片只是尋常的黃紙,上面用簡筆勾著飯菜的圖畫,沒什麼文字,差不多就在幾個路口的漢子開始吆喝分發紙片的時候,整個街道上開始瀰漫著飯菜的香氣。
這時候眾人肚子都有點餓,聞著這飯菜香氣,再加上這紙片和吆喝的確新鮮,左右是來逛街,閒著無事,去看看也不損失什麼。
振興樓不接散客,吃這整桌酒席迎來送往的各色客人,都講究個體面,要是廚房的飯菜味道瀰漫,那肯定會招人反感,他的廚房做過專門的處理,讓味道不至於過分瀰漫。而住戶的烹飪規模又太小。
所以南街上從未有這麼濃烈的飯菜香氣,很多拿了紙片,開始只是因為好奇想去看看的人,走著走著就飢腸轆轆,腳步跟著加快。
路口發傳單的漢子只是指了個大概的方向,有人還擔心找不到地方,走了幾步,就啞然失笑。
在南街街邊一處,高高豎起個木杆,木杆上有旗幟飄揚,上面用簡筆勾出飯菜的圖案,和那黃紙上一摸一樣,說多顯眼就多顯眼。
走過去之後,前些日子圍著的竹竿篷布已經消失不見,只剩下一嶄新寬敞的門臉,和其他處不一樣,這“美味館”的廚房居然就設在臨街的所在,窗子用的是欄杆,儘管冷天透風,可外面的人也看的清清楚楚。
都說“君子遠庖廚”,實際上也有如果看見烹飪的過程就吃不下飯的緣故,廚房的髒亂差是大家的共識。
可這美味館的廚房收拾的比很多人家的客廳還要乾淨,幾個婦人繫著素白的圍裙在那裡忙碌擦拭。
灶臺上的鍋灶都冒著騰騰熱氣,在這個位置,那飯菜的香味更加濃烈,門口一名伶俐小廝在那裡不住的招呼客人裡面請。
外面看過去,就在進門處右手邊居然也有灶臺,灶臺上兩個敞著蓋的碩大籠屜,一個籠屜上擺滿了幾大盆菜,另一個則是米飯。
下面的水汽不斷的冒出,顯然是用來保持飯菜的溫度,有兩個壯健婆子不停的在店中打掃擦拭,這吃飯的地方更加乾淨利索。
顧客花錢買幾個木牌子,然後把木牌子給兩個籠屜前面的人,自有夥計按照那木牌子的顏色和數目,把飯菜放進碗碟之中,拿著一個方木盤給你端到桌子上去。
這大冬天的,菜無非是蘿蔔、白菜幾樣,可一看就知道做的用心,不是那胡亂的清水大鍋燉菜。
更精彩的是那兩個肉菜,一個是熘的丸子,那甜酸的味道聞著就讓人開胃,另一個更是誘人,醬紅油亮的紅燒肉。
******
求收藏推薦,另外,這是個不同的故事,請大家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