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想要抄近路過烏林,但沒想到,烏林隘口,華雄已經領兵攻佔,此時烏林隘口上下全是劉毅軍隊的旗號。
關隘燈火通明,數堆大火將隘口附近照得如同白晝。
孫策、周瑜不敢靠近,只得繞道,也不敢往郴城方向,縱馬加鞭,只往曲江方向迂迴。
從夜晚一直狂奔到天明,原本跟隨的一千軍馬也都跑散,待到東邊浮現出一抹魚肚白,只有三十多騎兵跟隨左右。
孫策一聲悲嘆,鏘然淚下:
“自從繼承父業以來,我每日無不兢兢業業,只求勵精圖治,保一方平安,再圖大業,沒想到今日竟淪落於此,被殺父仇人逼上絕境!”
“難道我孫家父子二人,都要死於劉毅一人之手呼?”
周瑜也心情沉重,但卻安慰道:“主公不必自責,一切皆有天命,我聽于吉道長曾經說過,劉毅逆天而行,遲早必遭天譴!”
孫策慘笑:“于吉道長何在?”
周瑜嘴角一抽,只能轉移話題,指著前方,道:“主公請看,前面就是大江,這裡偏僻,遠離戰場,沒有劉毅的人馬,我們可在江邊尋路過江!只要回到揚州,未必不能東山再起!須知,這一夜我等雖說失敗,但也並非沒有成果,至少劉毅的戰船盡毀,短時間內,他也沒船過江!”
說到這,孫策眼中才有了光芒。
“對,劉毅戰船盡毀,我們還有時間!”
他深吸口氣,隨後舉目四下裡看去。
東邊的天浮現出魚肚白,大地漸漸清明,大江之上升騰霧氣,入眼處,江岸一片荒蕪。
雖說看起來安安靜靜,但孫策心中還是沒有底氣。
他取出自己的私印,衣服內袍上扯下一片白布,咬破指尖,寫下一篇血書。
“吾弟孫權,今日之事急矣,劉毅賊子設計,陷我東吳大軍於江西,我江東基業危矣!吾弟雖說年幼,但才能是我十倍,足以擔當大任,或許能夠以江而守,擋住劉毅。如事不可為,可問計張昭。卿可念在父兄創業之艱難,善自圖之。”
寫完之後,孫策叫來一心腹死士,命其領血書離隊,藏於山中。
“若是我等平安渡江,則此書作罷,若是我等不能渡江,你潛伏山中,等劉毅兵退在渡江,一定要將書信送往建業,交給我弟孫權!”
再三叮囑之後,孫策將身上的金銀錢財全都交給那心腹死士,然後才和周瑜一起,沿江而下,尋找過江的機會。
大江濤濤,本是荒涼地,一行人悄然而行,倒也沒有發現什麼異常。
畢竟這裡離赤壁已經很遠,戰場也沒有往這邊蔓延,眾人覺得應該算是安全了,都鬆了口氣。
走了幾裡路,天色已經清亮,遠遠的看見一個小漁村坐落江邊,炊煙寥寥,孫策和周瑜盡皆大喜。
有漁村必有漁船,有船就能過江!
他們有救了!
當即,眾人加快步伐前行,在村外果然見到幾艘漁船正要出船打漁。
周瑜大喜,揮手高呼:“船家,送我們過河,必有重金相謝!”
漁船停下,一位老漁翁站在船頭,笑著揮手:“既是有錢,快快上船!”
周瑜大喜,拉著孫策先跳上一艘漁船。
誰知道,才上船,就看見船篷之中,坐著幾個人,分外眼熟。
當先一人,面帶笑容,對兩人打招呼:“孫策、周瑜,別來無恙?我已經等你們多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