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之時,楚太監路過天津衛意圖抗稅被錦衣衛千戶王通拿炮打沉了座船,最後老老實實的繳納了稅銀罰金。
這件事凡是聽到的無非兩個評價“荒唐”“大膽”,一個分駐天津錦衣衛千戶,一個御馬監提督太監,兩個人的身份天上地下,王通居然敢攔阻,居然架起火炮轟打,這不是大膽是什麼。
官員調任,誰不是撈飽了撈足了,除卻金銀之外,當地特產,臨行前別人“送的”禮品肯定不少,這是天下間的常理規矩,路過經過稅卡,大家都是官場中人彼此給個方便,從來不理會的。
可這王通居然攔下收稅,還惹起了那麼大的衝突,這實在是不知道規矩,可細想起來,這小爺這樣的事情做了當真不少,評價也就是個荒唐了。
當然,地方特產之類的拿到京師往往也是轉手販賣,或者當作禮物送掉,這個就沒有人去提。
不過,王通炮轟晉和貨棧,天津衛城內城外的平安牌子錢再也沒有人敢不交晚交,這次炮打了楚太監,效果也是大好。
天津衛在運河上的稅卡,至今宮中沒有下旨,戶部沒有明文,有些名不正言不順,無非依靠王通把天津衛經營的繁華異常,吸引人來做生意,貨物抽稅這些錢和大利相比有個權衡,不要也就不要。
那些僅僅是路過天津衛的官員士子,南北商戶,意見當真不少,大家習慣了夾帶,習慣了免稅,平白被抽了稅去,任誰也不願意,可天津衛稅吏公平,按照規矩抽稅,笑臉迎人,若還是不願意給,那就是真刀真槍的人上來問了,這些稅收上來歸收上來,但也招惹了不少的怨氣。
等楚太監這件事一出,過境的人都是老實了,那天看到的自不必說,老老實實申報了貨物,繳納稅款離去,後來的商戶,什麼硬頂著不交的,什麼口出怨言的,王通手下的稅吏只是問道:
“你可知道御馬監提督太監楚兆仁,他什麼樣的人物,過境不交,我家大人都拿炮轟了,你以為你是誰,你怎麼不交?”
如若不信的,稅卡附近放著一座破船,正是那楚太監的樓船被打撈上來,就那麼擺在岸邊,聽到這個事蹟,看到那被炮打爛的樓船,都是心中生出幾分寒氣懼意,老老實實的把稅銀繳納。
當曰炮轟了楚兆仁,收了稅銀罰金放他離去,蔡楠也曾憂心忡忡的提醒王通說道:
“大人這麼做,又在京師結下一仇人,還是儘快寫信給萬歲爺和張公公那邊說明,少不得又要牽扯出是非來,下次切莫這般的冒失。”
王通的回答很直接:
“若是這楚太監不交,那就是開了個惡例,他不交,後面的人自然有種種理由不交,他能打咱們的稅官,自然後面的人也能打咱們的稅官,到時候糾纏不清,必然焦頭爛額,還有一點,咱們在天津衛能這麼做是因為什麼,正是因為咱們源源不斷的給宮中送去銀子,銀錢誰不喜歡,宮中多了這一百萬兩,用度花銷自然寬泛許多,他們看到這銀子,自然會想到天津衛,想到我王通,不在京師之中,無法就近親信陛下,也只有這個辦法才能穩住咱們的恩寵地位,別人怨恨,宮中有人記得,足夠了!”
不過有句話王通卻沒有說明白,過路商人士子的怨恨都集中他的身上,每年享受金花銀的皇宮去沒什麼人去提,替上峰遮擋怨氣,這也是莫大的人情,宮中肯定也會記著。
************
和所有人預料的一樣,御馬監提督太監回京之後要去皇帝和太后那邊拜謝,太后娘娘和皇燕京會勉勵慰問幾句。
同樣的,大家也都猜到,御馬監提督太監楚兆仁在天津吃了那麼大的委屈,肯定會因為這個場合來告狀。
“……奴婢不過帶了些給太后娘娘給萬歲爺的禮物,可那王通就要從中抽稅,奴婢爭辯幾句,他居然驅趕兵馬和奴婢的隨從相鬥,還……還拿火炮轟打奴婢的座船……奴婢談不上什麼面子,可那王通這般的作為,是在敗壞宮裡的名聲,是敗壞萬歲爺和太后娘娘的”
聽到王通拿炮轟打樓船,雙方兵丁在河上互鬥,儘管訊息宮內早就知道,可此時聽來,慈聖太后李氏臉色沉了下來,眉頭皺起。
坐在邊上的萬曆皇帝臉色倒什麼波瀾,不過萬曆皇帝向著邊上瞥了眼,看到了太后娘娘的神色,看到張誠在那裡低頭,馮保臉色也不好看。
畢竟這楚兆仁是李太后和馮保選定的人選,王通這般做,的的確確有些打狗不看主人的意思。
楚兆仁在下面哭訴時說的明白,曾經說出了太后娘娘的尊號,可王通依然妄為,這可就是明明白白的不敬了。
“楚兆仁,聽說你在南京回來,帶了差不多五十船的特產,寡人今曰問御馬監度支那邊,楚兆仁你的禮品送上來沒幾件吧!”
被萬曆皇帝這麼一問,跪在那邊的楚兆仁臉色立刻白了,連連磕頭,李太后皺著眉頭說了句:
“皇上,對待下人要寬宏為先…”
萬曆皇帝連忙側身彎腰答應,回身又是端坐在那裡,神色不動,可經過他這一句話,楚兆仁卻不敢再說,楚太監此時總算明白,怪不得那位王通如此的囂張跋扈,原來萬歲爺這般的維護,的確有這個本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