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誠和鄒義在宮中,在尋常宦官眼裡,那就是望都望不到的天,能給他們辦差已經是福氣了。
傳旨的這個宦官也在美味館吃過飯的,對眼前這十幾歲的王千戶什麼來歷,有什麼經過心中多少知道一點,所以這差事辦的極為小心,不敢有絲毫的張狂神色。短短一段功夫,這王千戶待人也客氣,一百五十兩銀子也到手,實在是大大的美差,心想回去一定要保守秘密,不能讓旁人知道。
王通把門用門閂別上,才小心翼翼的開啟了那鐵盒,裡面薄薄的幾張紙摺疊起來。
開啟閱讀,裡面卻不是一個人寫來的,萬曆皇帝所說兩件事,第一件事是準了他監視監察的請求,天津大小官員的情況都要他派人盯住,定期密奏到宮裡去,第二件事卻有些孩子氣了,說是叫王通把來到天津的大事小情,所見所聞都要詳細呈報。
看到這裡,王通禁不住笑著搖搖頭,他能明白萬曆的心態,小皇帝不能離開皇宮和京師,未免對京師之外十分的好奇,王通和皇帝親厚,估計在萬曆心中,王通所作所為,就是自己所作作為,很有代入感,這才要他寫明一切經過。
張誠卻也寫了一封信過來,上面先是誠懇告誡,說這軍餉之事若是輕舉妄動便會惹來滔天大禍。
剋扣損耗人人都知道這些錢糧究竟去了何處,為何從無人講起,還不是這關係到許多官員的財路,斷人財路那是第一等招人忌恨的事,王通這麼貿然提起肯定會被群起而攻之,豈不是自找麻煩。
告誡了幾句,又說道呂萬才帶回去的那些規矩非常有道理,照著實行必然大為有效,讓王通也不必為錢財什麼的擔心,預備著多撥付些銀子過來就是。
王通把這些信箋放進貼身的口袋之中,又琢磨了琢磨這才出門,那邊給欽差的紅包銀子都已經給了,見到王通出門,這幾個人連忙恭恭敬敬的問好告辭。
欽差們尚且如此,杭大橋等人更是有些不知道手腳放在何處,剛來的時候看這位千戶不過尋常孩童,吃了厲害已經是高大無比,經過這麼一件件事到了現在,王通已經是不能仰視的人物,惶恐到了極點。
“天津城內城外的訊息,你們可知道嗎?”
聽王通問話,杭大橋居然先打了個哆嗦,慌忙的回答說道:
“二百多個老弟兄都是天津土著,有什麼訊息能不知道的。““你們那個知道有何用,過了三月半年的,就算是門口的石頭都能知道。”
王通如此說,杭大橋卻明白了這個意思,琢磨了琢磨,有些不把握的說道:
“大人,咱們在各處做活的人不少,現在這二百多弟兄也都在外面有營生活計,這方方面面打交道的人也多,一些風吹草動,街面上的傳聞也聽得不少,不過……”
“不過什麼?”
現在天津這些錦衣衛,不管在當差的,還是那些回來被拒收的,都是天津城最草根的階層,平曰沒人當他們是個官差,只當是販夫走卒,這沒了防備,也就沒什麼避諱,能打聽到的訊息也就多多。
聽這杭大橋這麼一說,倒的確讓王通有些意動,那杭大橋吞吞吐吐的,讓王通有點火大,厲聲反問回去,那杭大橋卻訕訕笑著開了口:
“王大人,不少兄弟連個軍餉都無,又回不來當差,這訊息總不能讓他們白打聽不是,這個,這個……”
“能打聽出來有用的訊息,本官這邊自然要給銀錢來換的,讓他們不必擔心,有了功勞,身份錢財都少不了,把這話放出去,讓他們用心去做吧!”
得了王通這個許諾,那杭大橋才高興的答應了一聲,急忙出門去辦了,王通看著他背影搖搖頭。
這樣的人品,打聽來的訊息也就僅僅能做個參考,要把天津這些官員盯住,非要在身邊安插人手才行。
但憑著天津錦衣衛這心姓做派,這種秘密之事肯定做不得的,本來是自己一個提議,但皇帝既然正式確定要辦了,那就必須要做個樣子出來,要不然會有很大的反效果。
城外已經開始練兵,王通卻沒有繼續去看,反倒騎馬回到了鼓樓附近的宅子,進了宅子直接進了邊上的偏院,莊客們的住處還有馬廄都在那邊,進了院子,莊客頭目赤黑正在刷馬,見到王透過來,連忙上前見禮。
王通開門見山的問道:
“京師外面的那些莊子,你熟嗎?”
“回老爺的話,小的在那裡住了快二十年,幾個莊子都扛過活,熟悉的很。”
“你去那邊找五個老實本分的人過來,就說這邊有活給他們,銀子什麼都好說,有一件事要記得,只說你要找人,不要提本官的名頭……”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