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哥,咱們武館招人的事情辦得如何了?”
王通和張世強之間的主僕關係到現在已經頗為的自然,聽到王通的問話,張世強臉上有些窘迫,開口說道:
“王大人,昨曰小的拿著銀子去了東城那邊,去衛所裡一說,差點被人當成騙子打出來,還是跟當地的千戶亮了腰牌告身才回得來。”
王通有點發愣,連忙問道:
“張大哥,你如何去說的,為什麼要來打你?”
“就按照咱們當差的規矩,管吃管住,一年五兩銀子……”
“你這麼說的?”
看到張世強忐忑的點頭,王通苦笑著拍了拍額頭,看著對方愈發的窘迫,王通無奈的解釋說道:
“張大哥,這條件高的讓人不信了,咱們錦衣親軍在牛欄街城牆邊當差的那些兄弟,包吃包住還能拿五兩現銀,他們都要眼饞,你把這個跟城外那些種地的軍戶們講,天上掉銀子的事情誰會信,難怪把你當騙子。”
如果不是王通笑著說話,張世強恐怕早就跪在地上,即便這樣也有點不知所措,王通卻不甚在意,開口說道:
“那兩百兩銀子你自己留下,就當這次的分潤,等下三標回來,讓他和你再拿銀子一起去,最起碼要找到三十個壯實的小夥子,三標那人活絡,這一去人肯定能找到,不過什麼樣的人張大哥你要把關,要有爹孃兄弟,出身清白的軍戶子弟,不要過十七歲,到不了這個標準那咱們寧可不要,怎麼招人三標做,招什麼人你來做!”
已經甘願為下人的張世強壓根沒想到王通不但沒有責怪,反而給了私用的銀子,在那裡感動的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而王通完全陷入了自己規劃之中,口中始終不停:
“先前我要把武館開在這邊,現在看是不妥當,但也不能太遠,就在田百戶那邊尋幾家宅院,買下來之後打通了並在一起,也掛著個武館的牌子,我和李大哥每曰上午的時候過去訓練,刀槍器械先不要買,先準備長短木棍就行……”
***等到馬三標回來之後,聽了王通的要求,嘿嘿一笑,在地面上的銀堆拿了五十兩,就拍著胸脯說把人肯定招齊。
和正月十五前不同,王通在這時候忙碌到了極點,馬三標和張世強剛出門,穿著一身黑衣的鄒義領著幾個魁梧的大漢走了進來。
這五個大漢身上穿著的不過是武師的對襟短袍,可身上那種森然之氣卻說明他們並不是平民好武之人,這樣的氣質,僅僅可能存在於軍中,還得是精銳之師。
“王大人,這幾位就是武館的教習,大家見一下吧!”
少不得雙方抱拳為禮,但幾名大漢看到王通之後,神色中的輕蔑甚至都沒有怎麼掩飾,看到王通這等半大孩子也被稱為“大人”,自己這樣的熊虎之士還要和這等小孩子抱拳為禮,也由不得不輕蔑。
王通自覺是個誠仁,可年紀和摸樣都在這裡,沒有深入接觸,沒有一同經歷過什麼事情的外人對他輕視鄙視,倒也是正常的反應,王通也沒的在意。
抱怨之後,王通直截了當的說道:
“鄒公公還請轉告張公公,王某準備做個學生,但只有下午才來,幾位教習請坐,王某給大家講講這課程的安排!”
開講的時候,教習們眼中的輕蔑之色依舊濃重,可說了幾句之後,臉上的表情開始由不屑變為驚訝,由驚訝變為震驚,然後又變成了鄭重。
“這法子倒和戚少保練兵的規矩有些像……”
“……正合適這年紀的艹練,要是練過這個,進了軍中那就是一等一的兵樣子,作親兵家丁的好材料……”
“……回去之後,要照這個法子找些孩子練練,不比他們浙兵差……”
浙兵專指戚繼光訓練出來的百戰精銳,戚繼光初臨薊鎮,薊鎮邊將陳列兵馬校閱,突然天降大雨,薊鎮兵馬紛紛四散避雨,而戚繼光帶著的三千浙兵肅立雨中,不動如山,此景在大明軍中傳為美談。
教習們說出這樣的評價,顯然對王通的法子讚賞之極,也有人疑惑,王通小小年紀,如何懂得練兵之法。
王通不懂,不過他所講述的正是現代體育課上所教的,而那些,正是近現代軍事技能和集體訓練的具象表現。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