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對於安父安母而言,S大並不是唯一的選擇。
如果女兒真能考上京城的大學,他們會更有成就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嘛,他們的女兒,果然比他們更出色!
有了老師的這些話,安父安母對女兒的學習更加關注了。
就是安父,下了班,也減少了各種交際、應酬,跟安母輪班兒陪女兒讀書。
對此,大家也都能理解。
家裡的孩子要高考了,做家長的,可不就得多上點心。
於是跟安家相熟的人,不管是親戚朋友,還是同事、鄰居,都知道安家的孩子今年要高考。
偶爾在路上碰到安妮,這些人還會熱情的提醒安妮,“詩詩啊,人生中最關鍵的時候到了,可要好好學習,牢牢把握啊。”
“你看你爸,為了你學習,連單位組織的學習、旅行什麼的都不去了。”
“還有你媽媽,整天在家照顧你!”
“就是啊,你可不能辜負了你爸和你媽!”
“……”
面對大家的“善意”,安妮也沒有太激烈的反對,而是一副“您說得對”、“我就是這麼想的”的模樣,乖乖的點頭。
看到她這副模樣,眾人都滿意了。嗯,自己的勸說被人家聽了進去,還是蠻有成就感的。
每天重複同樣的事,日子過得格外快。
學習、學習、學習……安妮天天重複著這件事,一年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轉眼進入了六月,不只是安家,就是雙方的老人、親戚,也都緊張起來。
大家彷彿都沒有了別的事情,一雙眼睛只盯著安妮。
安父安母更是提前一個月,提著禮物從一樓送到了頂樓,挨家挨戶的拜託鄰居們:我家閨女馬上要高考了,請大家上樓、下樓的時候注意些。
尤其是樓上樓下兩家近鄰,安父更是沒少跟人家說好話。
弄到最後,整個單元的人,上樓下樓、開門關門都是小心翼翼,唯恐弄出一點兒聲響,驚擾了安家的高三學生。
安家這般如臨大敵,鄰居們雖然有些不適應,卻也能理解。
大家積極配合安家的時候,也在心裡感嘆:唉,這兩口子為了孩子,也算是操碎了心啊。
安父在單位大小也是個領導,可為了孩子,不還是拿著煙盒、打火機,低聲下氣的跟人家說好話?!
還有安母,曾經那樣幹練的職業女性,如今也跟著小區的大媽去菜場、海鮮市場買菜。為了能買到更新鮮的菜、雞蛋和土雞,還不惜開車十幾公里去郊區。
安父安母無比重視,安妮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都天天關注。
高考前一天,幾位長輩齊齊失眠。
安母凌晨三點就爬了起來,又是準備早飯,又是檢查女兒的考試用品。
准考證、學生證、身份證……鉛筆、簽字筆……一樣一樣,安母不知檢查了多少遍。
好不容易等到天亮,安母叫醒了安妮,一家人吃了早飯,然後由安父開車送去考場。
安父也請了假,跟安母一起守在考場外。
本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要來,被安父勸住了。
大熱天的,老人們都上了年紀,萬一再熱病了,那可就麻煩了。
四位老人雖然有些遺憾,卻到底沒有堅持,不過他們反覆叮囑安父安母:多給我們打電話,我們實在放心不下!
安父安母連連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