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茂才和安小妮結婚五年,生了三個閨女。
老大朱招娣今年四歲,老二朱來娣三歲,老三剛出滿月。
三個閨女,全都沒有上戶口。
其實不只是朱家,小清河村的其它村民都是這樣,不管男孩女孩,不會一生下來就上戶口,往往都是上學了,才去上戶口。
三個孩子,兩個超生,都要罰款。
風澈和安妮回到家,兩口子合計了一下,將他們的所有存摺都拿了出來。
當年朱家給了安家三千塊錢的彩禮,安家還算厚道,並沒有將所有的彩禮都昧下。
留了兩千準備蓋房子,給安小妮一千做陪嫁。
安小妮嫁到朱家的最初一年裡,賀老太對她非常好,吃的用的都沒有虧待她,平時還會給她一些零花錢。
安小妮把這些錢都攢了起來,一年下來也有一兩百塊錢。
另外,當初為了表示對安小妮這個兒媳婦的看重,她一過門,賀老太就讓朱茂才把工資交給安小妮。
朱茂才在鎮上的傢俱廠當學徒,工資不高,每個月也就一百來塊錢。
但朱家的花費少啊,米、菜都是自家產的,不要錢。
家裡養著雞,雞蛋也只管吃。
油、面、肉等副食,全都有七個姐姐輪番供應。
就連賀老太和朱茂才的四季衣服,也都有姐姐們負責。
安小妮幾乎都花不到什麼錢,除了生孩子去了鎮上的醫院花了點錢,朱茂才的工資全被她攢了起來。
五年下來,也攢了三千多塊錢。
再加上安小妮的私房錢,小兩口一共有四千五百塊錢。
風澈拿上存摺,去賀老太的屋裡找出戶口本,騎上姐夫們資助的腳踏車,風風火火的去了鎮上。
直到天擦黑,風澈才又回來,手上拿著新鮮出爐的新戶口本。
安妮給風澈遞了碗茶,又讓他洗了手、擦了身上的汗,這才一起回到屋裡。
這時,在外面玩了一天的招娣也回來了,正好奇的看著來娣。
來娣不是第一次來朱家,每年過年、中秋和清明,她都會跟著朱大妞回朱家。
她對這個家不算太陌生,但那時她是客人。
而現在,她成了主人,卻各種不自在,心裡更是惶惶的,唯恐自己哪裡做得不好,又被家裡人送走,或是弄到外面丟掉。
招娣問了她許多問題,她都怯怯的回答了。
到底是親姐妹,磨合了一會兒,兩人就親密起來。
這會兒,姐妹兩個趴在床上,一起看小妹妹。
安妮叫過兩個女兒,指著戶口本,對她們說,“招娣,來娣,你們看,這就是咱們家的戶口簿。”
招娣和來娣都好奇的圍上來,看著那一頁頁的字。
安妮指著第一張,說道,“這是奶奶。”
兩個小丫頭還不認字,根本就看不懂上寫得是什麼,只是覺得很神聖。
“這是爸爸和媽媽。”
安妮一頁頁的講解著,“這是招娣,哦,對了,爸爸給招娣取了個大名,以後招娣就叫朱明麗。”
招娣小手指向自己,“我叫朱明麗?”
她才四歲,可也開始知道好孬。
至少她知道,招娣不是個好名字,好多小夥伴都笑話她的名字難聽呢。
現在她有了新名字,叫朱明麗,聽著就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