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所有人的情況都差不多,有個人略略凸出一點的時候,大家都不會覺得異常。
但當這個人“凸出”的不知一星半點,眾人就會受到壓力了。
像週二勇這樣,孝順得都快能入選十大孝子,他周圍的人,不管是朋友、同事還是鄰居,只要跟他有關係的人,都不會樂見他的“孝順”。
因為週二勇的孝,會映襯得他們“不孝”。
明明他們才是正常人,週二勇是個特例,可一旦有什麼事,別人(比如偏心的父母),就會按照這個特例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一想到自己可能會被連累,原本還存著看熱鬧的心思來八卦的工人們,也開始摻雜私貨的傳起了閒話。
去郵局匯完錢的梁老太,此刻還不知道,她已經成為這一片所有三四十歲中年婦女的公敵。
不過,梁老太很快就察覺到了。
每當她吃完飯,抱著孫子來街口跟人閒聊,剛說一句“兒媳婦不孝順”的話,便會有人不客氣的回懟一句——
“哎喲,人家徐春妮都帶著孩子躲出去了,這還叫不孝順?”
“就是啊,聽說過去十多年,您老人家一直捏著週二勇和徐春妮的工資呢。嘖嘖,我還真沒聽說過,哪家分了家的父母,還能攥著兒子的工資。”自家婆婆,就沒少拿徐春妮跟自己對比,話裡有話的也想學梁老太!
“可不是嘛,拿兒子的工資也就算了,居然連兒媳婦的都不放過。要我說啊,您老還真是命好,竟攤上了這麼聽話的兒媳婦。”換做是我,看不把你趕回老家?!
“周家嬸子,聽說您是來給兒子兒媳婦看孩子的?真不容易啊,連最小的孫女都能上育紅班了,您老也能功成身退了吧。”趕緊滾回來家,你走了,我婆婆也就不會亂攀比了。
梁老太聽了一耳朵的話,當時沒明白過來是個什麼意思,回到家,細細一琢磨,才回過味兒來。
“呸,一群愛管閒事、愛嚼舌頭的臭娘們!”
她就是喜歡留在城裡怎麼了?
她兒子孝順,別人就是眼紅得要死,也沒辦法!
接連出去被懟了幾回,梁老太就不樂意出門了。
索性關上門,一門心思的照看小孫子。
她根本不知道,外面的流言愈發的不堪。
傳著傳著,竟成了周家老大不孝順,得了老人的財產,卻不肯贍養老人。
還仗著自己身體弱,公然欺負弟弟,不但把老孃丟給弟弟養,還把自己的兒子送了過去。
更讓梁老太想不到的是,這些流言,不知怎的,竟傳回了老家。
周大力確實有些小心思,他體弱是真,但常年不能吃粗糧就未必了。
小時候因為“生病”嚐到了甜頭,還得到了父母無原則的寵溺和嬌慣,他便開始經營起“天生體弱”的人設。
不能吃粗糧,吃了就胃疼,拉不出屎,難受得滿炕打滾兒。
不能幹體力活,前腳下地,後腳就能暈在田埂上。
不能受氣,聽了兩句閒言碎語,就能病上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