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天庭瑤池的蟠桃園,三千六百顆蟠桃樹擺列其中,仙氣氤氳,自然是景緻絕佳。
而領略這番美景的最好的地方,當屬瑤池的「東亭」。
東亭位於山坡之上,瑤池之東,居高臨下,瑤池聖境景色一覽無餘;登高望遠,蟠桃園的景緻盡收眼底,正是王母娘娘最喜歡待的地方。
如此特別的地方,佈置自然也不一般:
地上鋪遍紫秀錦毛毯,一塵不染;
四周掛上了白錦帳來防風,以免衝撞了貴人;
四柱點上含元九光燈,在白日裡更顯仙家煊赫光明;
白玉桌上焚的「百合香」也是來歷不凡,是王母精心挑選了上百種奇花異卉,經過特殊手段熬製七年,才提煉出來的香料。其香味內斂,餘香深沉,久久不散,有凝神靜氣的功效,珍貴非常。
百合香旁放著四五樣精緻的茶果茶點,尤其是那一整盤蓬萊仙棗,更非等閒,是蓬萊仙境上出產的上等新鮮青棗,顆顆元氣飽滿,珠圓玉潤,凡人吃了,怕不是直接白日飛昇呢。
“謝帝君,謝娘娘賜棗!”
七衣仙女侍立在一旁,一人手裡拿著一顆棗,臉上全是喜意。
這一粒棗,足可讓一個仙人省去數月修煉苦功,誰白拿幾個月工資能不高興呢?所以也不能怪他們不太體面。
“你們先下去,本宮與帝君有話要說。”王母娘娘道。
“是,娘娘。”
這帝君,便是東華帝君,他正坐在西王母對面,一身道服,頭戴綸巾,足登芒履,鬚髮烏黑油亮,美髯明目。
如果說西王母是女仙之首,東王公便是男仙之冠。
而東華帝君,便是東王公。
說起來,西王母和東王公曾經還有一段姻緣,只是不知怎的,西王母上了天庭成了王母娘娘,與玉帝相配,成就乾坤陰陽之理。
而東王公則另闢聖號“東華帝君”,坐鎮人間海東方丈仙島,其修為高深莫測,即便十洲三島諸仙以散漫著稱,也大多奉東華帝君為尊。東華帝君也隱隱領袖著海外散仙,比之“地仙之祖”鎮元子也不遑多讓,有和西王母平起平坐的資格。
東華帝君如此人物,作為海外散仙領袖,帶一些蓬萊仙島的青棗兒,還不是易如反掌。
因此不消說,這些蓬萊仙棗必然是東華帝君帶來的“小禮物”,權供西王母一笑。
可惜啊,東王公臨凡人間海東,西王母高升崑崙西極,如今二人各奔東西,其舊日姻緣,自然是無疾而終。
見七衣仙女退下,西王母轉頭對東華帝君道:“東華,還要多謝你那粒「九轉太乙還丹」,不然紅衣怕不是要落下病根了。”
“些許小物,娘娘無需掛懷。”東華帝君哂然道。
東華帝君不愧是帝君級的大佬,著實大方,要知道「九轉太乙還丹」號稱能治世間生靈,自是珍貴異常的仙藥,即便是當初丹元大會,太上老君也拿不出多少。
紅衣仙女當初被少真道君一掌拍翻,傷勢頗重,王母竟是能向東華帝君討來神藥救治,足可見西王母和東王公關係非比尋常。
也是,東王公與西王母雖然姻緣已斷,不了了之,但畢竟恩情還在。
西王母見東王公一番推脫,一時間也不知說些什麼,玉手輕輕扇動著百和香氣,品鑑著,藉機頓了頓,斟酌著用詞,這才繼續道:
“東華,本宮還沒來得及祝賀你的高徒晉升金仙呢,你不會怪我吧。”
“哪裡哪裡,愚徒頑劣,能至金仙已是僥倖,若是娘娘當面誇他,曼倩的尾巴怕不得翹上天去,於修道不利啊。”
東華帝君嘴上謙虛,但眼角掩不住的喜意,足可見帝君對能培養出一個金仙是多麼自豪了。
金仙境界何其難矣,資質,資糧,氣運,功德,缺一不可,天庭可是許久沒有新晉金仙了,如今三界裡多了一號人物,而且還是自己培養的弟子,也難怪東華帝君喜不自禁。
成就金仙,才真正有了在三界博弈的實力,東方朔如今早已超過墨龍軒這個低微真仙,成為了天庭最炙手可熱的紅人。
之前怒斥王母,風頭一時無兩的墨龍軒,十年過去了,已經沒有多少人記得了。
人的記憶總是短暫的,神仙也好不了哪裡去。
王母見東華帝君如此高興,臉上卻是沒有多少喜色。
王母禁不住眼神有些哀怨道:“帝君為何如此客套,全然沒有往日歡喜……這裡只有你我兩人,為什麼本宮總覺得字裡行間裡,全是疏離隔閡呢?”
東華帝君正陶醉在自己培養了一個好弟子的歡快中,驟然聽聞王母所言,不禁苦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