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去潭州?”唐易不明就裡,心想怎麼會這麼巧?
“我就在你身後換的登機牌,要不座位怎麼挨著呢?不過沒稀得搭理你!出去轉了一圈才過安檢登機。”
沒稀得搭理我,現在打什麼招呼?
“你去潭州幹什麼?”唐易閃了一念,又接著問道。
“這個純屬私事!”廖沫兒借了唐易電話裡的一句話。
“呵呵。”唐易自討沒趣,只能低頭繼續看雜誌。
廖沫兒調整了下坐姿,心裡開始在想,他到潭州去幹嘛呢?莫非知道老爺子隱居在潭州?不可能!這跟他有什麼關係?
那就是去開拓市場?也不太可能。潭州的古玩市場在華夏排名不是很靠前,他掌握的這幾個地方的資源還忙過不來呢!
再不就是單獨為了一兩件東西?這倒是有可能。不過他好像一向不做出土的生意,也沒聽說潭州最近出了什麼傳世的重器。
“不如這樣吧,你告訴我你去潭州幹什麼,我也告訴你。”飛機起飛後,廖沫兒突然說道。
此時,唐易本來就已經不想問了。潭州古墓眾多,民國年間曾一度淪為盜墓的重災區,他猜測廖沫兒此行潭州可能與此有關。此類生意,不問也罷。
而且,眼見廖沫兒沉默了一陣才說出這話,唐易心想這丫頭鬼得很,多半是又想出了什麼主意,套我的話。
“算了吧。”唐易淡淡應了一句。
說完,順勢翻過了手頭雜誌的新一頁。結果,當看到新頁面上大大的標題時,唐易不禁啞然失笑。
《和氏璧未解之謎》。
寫這篇文章的,是這個航空雜誌的一個記者,採訪了很多歷史文物學者和寶玉石專家。
其中關於和氏璧製成的傳國玉璽的形制,文章提供了三種說法。都是學者專家提出的,而且每種說法似乎都能牽扯出一定的史料,有的甚至是旁徵博引,言之鑿鑿。
一種是五龍紐。一種是螭虎紐。一種是龍魚鳳鳥紐。
紐,印紐,也作印鈕,就是印章頂端帶孔的雕飾。一開始是很有實用意義的,後來裝飾和象徵意義就大了。這傳國玉璽的印紐,更是以象徵意義為主。
這三種說法,唐易都見過,確實也都有史料支撐。不過這史料,也都是人寫的。而且傳國玉璽除了那些個榮登大寶的皇帝,又有幾個人見過?所以出現分歧和謬誤也很正常。
第一種五龍的說法,唐易之前也看到過很多。九五之尊,用來指代帝王,九是陽數的極數,五是中正之數。而且,這個五,還暗合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金木水火土五行。
所以,五龍之數,也被很多人認可。
關於螭虎的說法,唐易也見到過。說的是劉邦入關,得到了傳國玉璽,玉璽是藍田玉製成,上有螭虎紐。螭虎是一種異獸,簡單來說就是像龍又像虎,在戰國晚期的玉器中開始出現,最多見的是漢代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