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易看了看匡海生,“你說。”
“你理解了我的目的,是因為你也是這種人。但這只是一個基礎。高樓都有基礎,但有基礎卻未必能起高樓。”匡海生點了一支菸,“因為你未必能接受我的手段,比如我曾經在抓捕錦毛鼠的時候對你隱瞞;又比如,這次我耍了點兒手段,要拿走廖家的四件玉器。”
唐易也點了一支菸,“前面這件事兒我現在能接受了,畢竟你還盡全力做了保護措施。後面這件事兒,我本來已經想過了,但現在突然又感覺到不對。東西是好東西,順帶還能敲打我一下,這兩個原因是我之前想的,但是現在覺得,還有別的原因。”
“你還挺能想。不過,你是白想了。不是有別的原因,而是隻有一個原因。”
“噢?”
“你真的想知道?”
“我要不想知道,能自己悶頭想這麼多麼?”唐易甩了一句。
匡海生卻漫不經心地夾了一口菜,“本來這種事兒,是不能給你說的。不過我是真的很想告訴你,就當我假公濟私一把吧。”
唐易心裡當然很好奇,自己居然猜錯了!不過這次卻沒有插話,既然匡海生起了話頭,那就會繼續說下去。
匡海生看了唐易一眼,繼續說道,“這是一個大任務。清代乾隆朝的宮廷藏玉,只要能收,見到一件收一件。廖家經手的東西,如果拿不出近期的所有權證據,那是怎麼來的,不用我說你也知道,怎麼能不收呢?不繼續追究就不錯了。”
唐易心裡著實很意外,居然是這樣!
如果是這樣,不管徵集辦是出於什麼原因這樣做,自己想拿回這四件玉器,是徹底沒門兒了!本來這件事他就不能說出真相,現在更是隻能暗自鬱悶。
“你難道不想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匡海生見唐易皺眉思索,居然又問了一句。
“這個也能說?”唐易回過神兒來,笑著點上了一支菸。
“我只是問問你想不想知道,並沒有說要告訴你!”匡海生說完,突然神秘一笑,接著將聲音壓得很低,“和氏之璧,你覺得這東西有可能找到麼?”
唐易猛然睜大了眼睛,難道徵集辦有和氏璧的線索?
而且,乾隆宮廷藏玉,跟這線索有關係?
和氏璧,是華夏曆史上的傳奇之物,街頭巷尾,婦孺皆知,千百年來一直為人津津樂道。楚人得玉璞被刖雙足,藺相如完璧歸趙,秦始皇得之刻傳國玉璽,歷代帝王你爭我奪,最後下落不明贗品百出。
關於和氏璧,故事很多,但關於其本身的描述卻很少。基本資訊只有:一塊璞玉,雕成玉璽,上面刻了李斯寫的八個大篆: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不知道是什麼玉,也不知道玉璽的形制大小。
所以,甚至有人認為,和氏璧只是一個傳說,別想找到實物。
但是,和氏璧的衝擊力和誘惑力,卻又是如此巨大!它不僅僅是一塊美玉!它是唯一被公認的傳國之璽,又是從未被破解的千古之謎!就連價值連城這個成語的來歷,都是源自和氏璧。
和氏璧不是價值連城,再多的城,也能算出具體的價格。和氏璧,是無價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