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武俠修真 > 白虎是何意 > 第144章 晉汴水火

第144章 晉汴水火 (第1/2頁)

推薦閱讀:

深秋的早晨,難見的大雨滂沱,昭宗叫起百官早朝,每個人的衣袍都或多或少地被秋雨打溼,但包括昭宗本人在內,此時誰都顧不上理會這些,滿心憂慮都只為一件剛剛發生的駭人聽聞的大事。

朱全忠邀李克用到汴州赴宴,席間李克用喝醉,出言不遜惹惱了朱全忠。朱全忠半夜趁其酒醉,命人火燒上源驛,意圖燒死李克用。恰逢天下大雨,李克用絕處逢生,突圍中折損包括史敬思在內數十人。

李克用脫難歸國,當即便要發兵復仇,被蓋寓拼死勸下。

“大王為國討賊,如今朱全忠反跡未彰,起兵相攻,天下聞之,莫分曲直,不若斂軍還鎮,自訴於朝。”

李克用忍下怒氣,上表朝廷請求治朱全忠不赦之罪。

“李克用是隻猛虎,朱全忠沒事去摸老虎屁股,朝廷如何保得了他。”

“依我看,李克用惹不得,他上表朝廷也只是走個過場,怕別人說他是不尊王命,擅動刀兵。朝廷應該做個順水人情,准許他出兵去打汴州。”

朝堂上,百官聒噪,說的大致都是聽任李克用興兵報仇之類的話。昭宗聽得眉頭如枷,厲聲叱道:“你們都被暴兵嚇破了膽,沒有一個站在朝廷這邊,為國家大計著想的。”

此話一出,百官緘口。崔胤見機,啟奏道:“陛下教訓得是。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大唐只能有一個說一不二的君王,那就是陛下。李克用再勇武,也只能是伏聽聖訓的臣子,朱全忠要不要加罪,需得陛下聖裁。”

“請陛下聖裁——”

崔胤說罷,百官隨之應和。昭宗怒氣漸消,稍加思考後說道:“上源驛之後,晉汴勢同水火,朕思量著,這是不是也正好給了朝廷一個制衡地方的機會?”

崔胤道:“陛下的意思是,保朱全忠,從而用他牽制沙陀?”

昭宗眼中泛光,即問百官:“眾卿以為如何?”

百官附和,唯獨王摶不以為然:“風險甚大,恐見怪於晉王。”崔胤道:“王相你怕了?”王摶道:“我是害怕,我怕的是天下人認為朝廷有失公斷,認為陛下有意護短。”

崔胤指責王摶言語放肆,對皇帝不敬。王摶並不理會,仍直抒胸臆:“上源驛之變,是非曲直,人所共見。若不治罪朱全忠,必然有損朝廷公信。”

“沒有朱全忠,日後哪天晉王再度兵臨長安,你想指望誰來救駕?”

“崔相如何認定,下一次大軍逼城的一定是李克用,而不是朱全忠呢?”

“你這是胡攪蠻纏!”

兩個宰相當堂爭執,各有說法,一眾官員避之不及。

昭宗見勢,抬高聲音勸止二相。

“兩位宰相所言都有道理,依朕看來,是要找個折中的法子。”

汴州城裡,昭宗使者接受朱全忠殷勤接待。

朱全忠得知昭宗聖旨上要他交出上源驛縱火的元兇,內心惱怒,表面裝作無事。晚宴後回到內室,見到劉裳。

“交,必須交,這明擺著是皇帝要當和事老,想幫咱料理這樁官司。”

“都是過命的兄弟,交出去,今後誰還敢跟我?”

劉裳譏諷道:“誰讓你一把火沒把人燒死,憑你手裡這點實力,鬥得過李克用嗎?不死幾個兄弟,大家就一起做鬼。”朱全忠於是照做。

代北沙陀。

李克用左右苦等,終於等來了長安訊息,來的是一道聖旨,兩件蟒袍,五千兩黃金和五百顆人頭。

“皇上已經查明,試圖加害大王的是朱全忠手下將軍楊彥洪,因其是綠林出身,賊性難改,見識大王財物便生歹意。大王吉人天相,豈小人可傷?事後朱全忠戰戰兢兢,立誅殺楊賊,並夷其三族,全忠本想親來代北請罪,唯恐駕前太保憤怒難消出手相傷。故將惶恐怖懼之心向當今聖上詳陳,另奉上黃金五千兩以示謝罪誠意。”

“旁的可以不與他計較,可僅憑這五千兩黃金,想換我家敬思一條命,我答應,數萬沙陀勇士也不會答應。”

李克用對長安的說法大失所望,使者見說服不動,便搬請出聖旨。

“詔曰:朕初登極位,百業待舉,尤忌再動刀兵。晉王同朕本為一家,位居亞聖,當為朕分憂,作宇內臣民之表率。朕亦體嘗喪子之情,敬思忠孝,英年早殤,依禮追授廣陽郡公。朕痛心之餘命人趕製蟒袍兩件,一贈晉王,二貽世子,以念先帝與存勖親子之盟。詔書遣發之日,已令工匠赴晉陽選址,另建晉王宮以安居住。欽此。”

使者讀完聖旨,李克用臉上的戾氣消散大半,沉吟片刻後說道:“李克用有何功勞,竟受先帝和聖上如此厚恩。”

最新小說: 大唐江湖道 靚仔我有一本武功秘籍 凡人:我,拜師韓老魔 逆子戲蒼穹 傲嬌江湖 無限復活的我太適合斬妖了 極道長生魔 非正常武俠:別人練武我修仙 丈六金身 修仙也玩黑科技 情奔 我在武俠當神話 白虎徵祥 深山中的獨行俠 武尊之鳳歌 嘉靖餘福 玄魂立道 [綜+劍三]小號狂魔的悲劇史 道長先生[古穿今] 超級氣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