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道為何?
趙構想等的其實是不是這些文官前來見他,而是統兵的武將來見他。
可不知為什麼,除了黃潛善在第一時間來見趙構以外,其他統兵之人都沒有在第一時間來見趙構。
不久,突然有人來找黃潛善,然後在黃潛善耳邊耳語了幾句。
黃潛善一聽,大驚,隨即趕緊來到趙構身邊小聲道:“劉浩帶著本部一萬多人馬起營拔寨向北遁逃了,微臣得去約束軍隊,免得再有此事發生。”
趙構連忙道:“右相速去。”
黃潛善也不多說,連忙打馬離開了。
黃潛善前腳剛走,後腳耿南仲就來到趙構身邊,道:“大王當速派親信拿大王書信去見王淵和劉光世,萬不可讓他二人帶兵北歸,他二人若走,大王勢去也。”
趙構知道耿南仲的意思是,他手下將領雖多,但真正能打、真正能託付大事的,也就王淵和劉光世了,其他人大多都是烏合之眾。
趙構趕緊給張俊和劉光世寫信。
可還沒等趙構的信寫完,張俊的侄子張子蓋就前來向趙構奏稟:“稟大王,叔父看到韓賊寫給他的私信後,在第一時間就去見了王都統,王都統現已出兵約束五軍,叔父特命末將來稟明大王。”
聞聽王淵和張俊已經出兵鎮壓大元帥府五軍了,趙構長出了一口氣!
目前階段,趙構手上最大的兩股兵馬就是黃潛善手下的那近二十萬人馬和大元帥府五軍這十幾萬人馬。
而只要這兩部分人馬不出大問題,趙構就不會失去逐鹿天下的本錢,就有跟韓擎掰手腕的資格。
然而——
趙構並沒有高興太久,就有壞訊息陸續傳了過來。
第一個壞訊息就是,繼劉浩之後,趙構也很信任的將領韓世忠也連夜率領本部八千人馬北去了。
天矇矇亮時,原西道總管孫昭遠率領本部數千人馬北去了。
次日上午,龍圖閣待制、陝西各路總制置使錢蓋夥同原鄜延路帥臣張深率領二人所轄一萬多人馬兵北去,而且二人還將尚書左僕射兼中書侍郎李綱給裹挾走了。
次日下午,按住了大元帥府五軍的王淵和張俊來報,大元府帥零零碎碎北去了三萬多人馬,張俊手下大將趙構印象很深的楊沂中也率領本部一千多人馬北去了。
接下來幾日,每天都有人逃走。
不光是當兵的,還有原本屬於大元帥府的文官,像荊湖南路制置使詹度、敕令所刪定官陳康伯等。
僅十幾日時間,便有十五六萬人馬四散北歸、上百位大元帥府的文武官吏北去了。
好多人都感嘆:“僅以書信,便令康王喪失三分之一兵馬、人才,攝政王真深謀遠慮也!”
是韓擎厲害嗎?
是也不是。
無疑,韓擎先以政治手段來削弱趙構的實力是高明的。
但如果不是趙構一心南渡不思北上,讓很多追隨趙構的人失望,再加上趙構手上的不少人皆北人不願南去,韓擎也不可能以區區一些書信就令十五六萬人棄趙構而去。
見人心渙散,再不想辦法制止,他自己可能就要成為孤家寡人了。
又聽汪伯彥奏請:“請大王速帶大軍南渡,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趙構覺得,韓擎還沒率兵來剿他,他就已經縮水了三分之一的實力,要是韓擎真率兵來剿他,那他的形勢還能好得了?
趙構不再猶豫,下令只留幾千人馬駐守在江淮以北的幾處要害之地,其餘人馬皆南渡,而他本人更是帶著大元帥府的文武百官前往揚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