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時雍已經確認了,今日他們要是不將趙諶給韓擎他們,韓擎就要動武搶奪趙諶了。
張叔夜衡量了一下目前的形勢,認為趙諶在他們手中的確是比在能將趙佶和趙氏宗族獻出去的孫傅等人手中保險,遂道:“金人索要太上皇,你等送之,索要太子,你等送乎?”
胡舜陟隨後道:“我等有與太子同生共死之決心,你等有乎?”
呂好問也道:“若太子從你等手中出城,你等就是大宋最大之罪人,我等若是保不住太子,願為你等背此大罪。”
目前的情況是,趙諶在誰手,誰就能掌握汴梁城中的最大權柄。
貪戀權力的王時雍,肯定不願意將趙諶交給韓擎等人,進而失去他的權力。
所以,王時雍還想拿趙桓的旨意來壓韓擎等人,讓韓擎等人打消搶奪趙諶的念頭。
可還沒等王時雍說話,大殿裡面就傳出來了一個疲憊的聲音:“你等當真能保住太子?”
話音一落,孫傅的身影便出現在了大殿門口。
站定後,孫傅在唐恪、張叔夜、折彥質、梅執禮、呂好問等人身上一一看過,最後將目光停留在了韓擎身上。
韓擎很平靜的答道:“至少比孫留守的機會大。”
其實——
孫傅並不想將趙氏之人全都送給金人,他想藏匿起來一些。
然而,當吳幵向孫傅出示金人索要的名單時,孫傅當即就傻眼了,金人對趙氏之人尤其是趙氏皇族成員的情況竟已全部掌握。
後來,孫傅才知道,吳幵出示的這份名單,是鄧珪與管宮邠者向金人提供的。
(金人還在宗正寺黃少卿處,獲得了一部玉牒,透過這部皇族族譜,金人對趙氏整個皇族情況更是瞭如指掌。)
鄧珪也是一個內侍,他曾擔任過真定府走馬承受。
真定府淪陷之後,鄧珪便投降了金人,金人讓他隨軍聽用,他將他所知道的趙宋的情況全都告訴給金人了。
前不久,也就是趙桓出城的第二天,金人突然要走了內侍四十五人,然後問清楚他們各自的職責後,將其中的一小半遣還回來,只將管宮邠者(即管理宮廷資料的內侍)留下了。
當時,孫傅等留守司大臣皆不知道金人葫蘆裡賣得什麼藥,直到看見這份趙氏之人的名單,孫傅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金人早就預謀將趙氏一族一網打盡了。
王時雍、徐秉哲等人知曉此事後,勸孫傅開弓沒有回頭箭,只留下太子趙諶,將金人索要的趙氏之人全都給金人送去。
孫傅在不得已之下,答應了。
徐秉哲確實是個幹實事的能手,為金人辦起事來特別麻利,為了將趙氏宗族一網打盡,徐秉哲創造了所謂的“五保法”,即“令坊巷五家為保”,實行連帶責任制。
這誰還敢窩藏趙家人?
城中的趙氏親族和戚族立即無處遁形。
結果,凡是和皇族有關的姻戚無一例外地被徐秉哲抓了起來準備送給金人。
此事對孫傅的打擊很大,他知道,金人早晚會來索要趙諶,而一旦那日到來,王時雍、徐秉哲、範瓊他們這些人也肯定會像這次一樣想盡變法將趙諶送出城的,他肯定是保不住趙諶的。
在這種情況下,韓擎信誓旦旦的說他們保住趙諶的機會比他孫傅大,真的已經無能為力的孫傅,一咬牙,道:“希望你等能說到做到。”
王時雍一聽,急道:“留守,不可!陛下……”
孫傅打斷王時雍道:“不要再說了,我意已決。”,然後看向韓擎問:“請說第三個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