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止,下面的攝像機黑布一掀,幾個穿工裝馬甲的傢伙往那一站,又是一片,“哇”!
“這是電視臺的吧?”
“這是浙臺,那是臨州臺,哎,那一家是那一臺?”
“電視臺還管開業啊?”
“別家不管,這家說不定有文章,外國人開的啊!”
記者在這個年頭可是無冕之王!尤其是扛著攝像機的記者,基本上都能上天入地了!
不過攝像機的確是電視臺的,人不是。
誰叫何米投了廣告,還花錢租他們的機子過來撐場面?!
下面嘰嘰喳喳,可是開業大吉還是遵照傳統習俗討個吉利,熱熱鬧鬧得蹦躂著兩隻紅色的舞獅,噼裡啪啦得放著鞭炮,後面還準備了歌手演唱,把路過的群眾眼球死死粘在招牌上撕都撕不下來。
尚未開業,就已經糾集了夠一次聚眾鬧事的圍觀群眾。
大門一開,亮出來的是一條紅色的繫著掐出來的團花的彩繩,整了個高大英俊不知國籍的白皮帥哥放上面當個打死也不能張嘴的神像。
中華大地臥虎藏龍……萬一圍觀群眾裡有人能聽得出是俄語怎麼辦?
翻譯和司儀的是本地電視臺當家花旦,何米不大熟悉,她看電視的時候這位已經升了領導崗,旁邊還站著幾個臨州本地的官員。
反而是達芙妮廠里人都在下面窩著,聞州市政府的人一個都沒有出現、這叫做戲做全套。
別看還沒有變成中國藍的浙臺在國內還排不上號,可是放在本地的影響力真的不是蓋的,加上白種人和本地官員,生把一幫圍觀群眾震得乖乖排隊。
何米一看不行啊,這些都是顧客,不能這麼欺負顧客啊!萬一把人嚴肅跑了怎麼辦?
上面的主持人收到何米的訊號,看時間差不多了,就準備開場:“各位父老鄉親,歡迎光臨我們達芙妮品牌鞋店,今天是達芙妮十二城同慶之臨州店開張大吉的日子,來了幾位特殊的剪綵嘉賓……”
主持人簡單地用長達數十字的定語介紹了一下幾位嘉賓,成功鎮住了下面的一票沒見過這種浮誇場面的小老百姓。
時下國人普遍認知,頭銜越長,人越牛逼。
三月的天氣還有點冷,怕把人凍跑了,省略掉那些領導的我來講幾句,把時間留給了月桂女神達芙妮的故事,就是何米用來忽悠嶽廠長的那個。
九十年代的人哪裡見識過這個?主持人口條功力深厚,把個渣男強迫漂亮小姑娘,小姑娘寧死不從的權貴恃強凌弱欺凌弱女的故事說的婉轉纏綿還帶著淡淡的傲嬌。
“本店開業大酬賓,三天內八八折優惠,僅限三天,僅限三天,大家抓緊時機。”說三天折扣是真的只有三天!貴的店應該有她的逼格,可不是先漲價後降價的貨,更不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做三百六十天活動的廠家。
雖然這價格吧,的確比他們原來訂的,翻了了三倍。
“凡購買滿999元的顧客均可獲贈精美小禮品一份。我們手上這個東西,叫剪綵,香江那邊比較流行,內地出現的比較少。好了,讓我們祝達芙妮,開業大吉!”
特製金剪刀上面那層鍍銅閃閃得晃人眼睛,“咔嚓”一聲,鞭炮在市區響得越發囂張。
剪綵的人一散開,就有個蹦蹦躂躂的女孩子捂著耳朵,推門進來,迎面就是五個水靈靈的大姑娘整齊鞠躬:“歡迎光臨!”
西裝小套裙,丁字步,雙手交握放在小腹,連嘴角的微笑都是咬筷子練出來的標準八顆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