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這些地方的煤炭,雖然也有開採,但其實發展的速度並不算太快,因為他們的煤炭質量不咋地,很難競爭過價廉質美的廣寧無煙煤。
煤炭也是分等級的,最優質的動力煤,自然是無煙煤,比如說廣東廉州府所產出的廣寧無煙煤。
這種無煙煤質量非常高,乃是帝國海軍御用煤炭,但凡有可能,大唐海軍都會優先使用這種優質無煙煤。
同時大量的船隻,一般情況下,也會優先使用這些高質量的無煙煤,至於其他煤炭的話,航運業其實是比較排斥的,但是沒有無煙煤可用的情況下,他們也會使用。
但是現在,廣寧無煙煤雖然產量越來越高,但是也不可能滿足日益龐大的煤炭需求啊,這也就意味著,其他地方的質量差一些的煤炭也能夠得到充足的市場。
一時間,各地的煤礦都是在大規模擴產,尤其是山西和東北地區的煤炭,更是迎來大規模的開採期。
同時在海外地區的煤炭開採也是進入了高速發展期,畢竟大唐的船隻滿世界跑,在世界各地都需要煤炭的補給。
如此也是不可能說把本土的煤炭運到世界各地去的,這樣成本太高,如果有可能的話,還是需要在海外領地就地開採煤炭,或者是在土著控制去裡開採煤炭。
目前大唐帝國已經是在南洋各地、印度、西亞、南非、美洲、歐洲都是開闢有煤礦,有些是在大唐的實際控制區裡,有些則是在土著控制區裡。
不管是在大唐的海外領地還是說在土著控制區裡,這些煤礦的主要投資開採者都是大唐人,同時這些出產的煤炭大多也都是供應大唐的船隻使用。
只不過在海外地區的煤炭開採,受限於進出口委員會的限制,不能從本土進口並使用裝置,因此產能都不怎麼高。
後續數大勞務公司成立,並承接了大量的勞務派遣後,才讓海外地區的煤炭產能逐步上來,用以供應大唐船隊在海外地區的需求。
不過即便是這樣,也是無法全部滿足如此眾多的大唐海外船隻的需求,因此還是需要從本土運輸不少的煤炭出去。
煤炭、鋼鐵這兩大行業,可以說就是當代發展工業的一個縮影了。
這兩個行業的爆發式增長,也可以認為是大唐帝國的工業化程序,在經過了前面數十年的鋪墊之後,進入了一個新高度。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宣平三十六年的大唐帝國,戰爭什麼的基本已經上不了各地報紙的頭條了。
哪怕是帝國還在烏拉爾河、山脈以及伏爾加河等流域,和韃靼人進行著戰爭,彼此間三天兩頭打一場小戰。
哪怕是帝國陸軍在印度地區的第二次印度戰役也還在繼續,都已經是滅掉了好幾個當地的土著國家,把在印度的實際控制區擴大了三倍有餘。
哪怕是帝國在各個海外領地都是進行著各種移民和建設。
但是這些,和帝國內部的高速發展比起來,卻都是不算什麼了。
如今帝國內,最為關注的還是本土工商業的發展。
畢竟人們最為關注的還是發生在身邊的事,和自己的利益息息相關的事,至於太過遙遠的海外事務,其實絕大部分民眾都是不怎麼關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