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幾章裡,年份描述有所筆誤,宣平四十六年應該是宣平四十七年)
現在帝國上層認為,可以適當的放開對頓河以東地區的管制了,不過高加索地區依舊需要處於嚴密監管當中。
同時呢,也可以在烏克蘭地區進行農業開發了!
這片地方可是帝國西征這麼多年來,所得到的最好的一片土地,極為適合耕種,至於說其他什麼礦產資源的,暫時帝國還不太重視,反正帝國現在也不缺乏各種礦產。
帝國更看重的是糧食供應!
為了進一步提高本土地區的糧食供應,帝國方面決定在東烏克蘭軍管區,進行有限度的農業開發,招募移民過去耕種。
不過這地方已經屬於東歐地區,帝國民眾一向來都不太喜歡向西邊移民,往年中亞等地區都很難吸引新移民前往。
而且這地方暫時還屬於軍管區,距離土著控制區就只有一河之隔呢。
因此帝國上層估計國內的民眾對此會比較排斥,到時候移民數量如果不夠多的話,他們就準備效仿帝國在伏爾加河中游以及其他部分帝國民眾不願意移民去的地方。
直接讓國有農業公司前往當地,以大型農場的方式機械化耕種。
這些年,帝國在很多西伯利亞地區等比較寒冷,普通移民不願意去的地方,都是透過這種方式進行原始開發的,直接讓國有農業公司進行開發,進行機械化耕種。
但是這一次,帝國上層失算了!
移民屯墾司都還沒釋出招募官方移民前往東烏克蘭地區進行屯墾的公告呢,就已經有無數人自己跑到動烏克蘭地區去了!
很多人可都是知道烏克蘭平原開始真正的超級大糧倉,這移民過去的話,按照帝國的一關移民政策,移民邊疆地區是能獲得大量土地的。
只要移民過去就能夠得到一片肥沃適合耕種的土地,他們自然很樂意。
至於隔壁就有土著,這怕什麼,難不成那些土著還敢打過來不成。
頂多,頂多也就是偶爾看見幾個討厭的非法移民而已!
敢於冒險的人儘管比例很小,但是大唐人多啊,這一匯總起來可就多了,於是乎帝國官方就看見了每天都有無數人乘坐火車前往東烏克蘭,還有的乘坐船隻前往。
農部移民屯墾司一看,得,不用搞什麼官方移民了,民間自發的移民數量就足夠前期的東烏克蘭平原初步開發了。
於是乎移民屯墾司那邊很快把目光放在了新佔領區的中北部地區,尤其是天寒地北的北部地區。
那破地方冷的很,對於大唐人而言,屬於典型的破地方,倒貼錢都沒人願意去的那種!
移民屯墾司宣傳招募了許久後,竟然只有區區三千人願意報名移民莫斯科!
至於更北邊的涅瓦河口的北樂城,哪怕是給出了豐厚的移民條件,願意去的人都只有區區五百人!
這讓移民屯墾司的相關負責人很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