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前往紅海地區的移民,乃是官方組織的移民,並且還是免除任何費用,官方甚至提供農具,種子,口糧等諸多補貼的官方移民。
這種官方移民只要報名了,那麼從離開家鄉開始一毛錢都不用花,路上吃的住的官方全包了,船票就更用了,等到目的地後,除了常規的免費分地這個操作外,官方還會提供簡易臨時房屋、農具、糧種等等,甚至都還提供最少半年甚至一年以上看當地農作物的收穫時間)的口糧。
而且他們還會得到比普通移民更多的土地,自由移民可以獲得美人三十畝土地的話,他們就能夠獲得五十畝甚至一百畝。
雖然說也不能說是全免費,因為這些費用以後都需要移民們以後耕種土地出產後償還,但實際上總數也不多,哪怕是最後需要償還這些費用,但是也比自費移民要便宜的多。
有這麼多優惠條件,自然也是有著限制的,那就是移民的地點只能在少數官方限定的地方里選擇。
至少美洲,不管是北美還是南美洲那是別指望了,那些地方的自由移民都多的很,官方早就不再大規模組織移民前往了。
官方組織移民的地方,一般都是待開發地區又或者是具有戰略地位的地方。
比如說西亞、印度、非洲等部分大唐領地,此外南洋的部分地區也有這個待遇。
總之都是對新移民不太友好的地方,自由移民不願意去的地方。
要不然,官方也不會花費這麼大的力氣吸引移民前往了。
紅海地區,一直也都是官方移民的地區,之前帝國在亞丁灣、波斯灣等幾個海外領地裡都是進行過移民,不過規模都不大。
畢竟大唐之前在當地佔據的海外領地規模都不大,一般都是以沿海港口為主,當時佔據這些地方的目的都不是為了擴張領地,純粹是為了獲得一個補給港口而已。
這也是大唐在全球範圍內搞這麼多殖民地港口的原因,大多時候其實不是為了擴張領土,也不是為了在當地做生意,更多的只是為了給船隻提供補給而已……
如今的整個太平洋以及印度洋乃至大西洋沿岸地區,到處都是大唐控制下的沿海港口,很多沿海港口都是規模極小,也沒多少人。
之前帝國在紅海沿海的港口,大多也都是類似,比較重要的蘇伊士港,那地方之前還是奧斯曼人的,大唐只在那裡有一個使館區而已。
但是現在,再拿下了整個東北非以及西亞半島地區後,尤其是有了尼羅河三角洲平原後,大規模移民也就成為了現實。
這片只有兩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雖然面積不咋地,但是卻富饒的很,非常適合農業發展。
哪怕只是隨便折騰折騰,都能養活幾百萬人。
當然了,按照大唐開發海外領地的規矩,是不可能真的移民幾百萬人過去的,一方面是移民這麼多人費時費力。
另外一方面嘛,總得給移民的後代們留下生存的空間。
當然更加重要的是,類似尼羅河三角洲這樣的富饒可耕地,大唐多的是,不缺這一點。
因此按照移民屯墾司的計劃,短期內的移民目標是五萬人,五萬移民的話,勉強也能夠在當地打下基礎了。
後續就能夠和其他開發成功的海外領地一樣,不需要官方大規模組織移民,而是自行吸引本土移民前往了。
到時候人口迅速增加是必然的。
第一批抵達的移民,並不多,只有三千多人而已,這個數量甚至都還沒有當地的駐軍多。
不過在這些移民剛下船,準備在官方的組織下前往尼羅河三角洲地區的時候,卻已經是有一小批人先於他們踏上了尼羅河三角洲平原開始跑馬圈地了。